在我刚刚当妈妈时,被我奉为育儿圣经的是:延迟满足(孩子有要求,一定不要马上回应,这样会把孩子惯坏了)、哭声免疫(孩子哭,一定不要抱,不哭了再抱),通过这些方式才能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但是经过深入学习,我才发现,原来这些都是国外的糟粕,在美国影(po)响(hai)了数代人,终于被拨乱反正。没想到,在国内,却马上得到很多妈妈的拥护。
这中间的渊源是什么呢?
美国约翰华生医生做了一个实验,小艾伯特实验,画了2个月时间让小艾伯特爱上毛茸茸的动物,但是这之后,只要动物出现,他就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从此,小罗伯特对任何有毛的动物都害怕,甚至连带毛的围巾都害怕。
他得出来的结论是:孩子像机器一样,你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就可以塑造什么样的孩子。
这个结论马上受到了大家的追捧,家长们听到高兴极了,我想让我的孩子成为科学家,他就可以成为科学家,我想让她成为银行家,他就可以成为银行家。这是多么美妙的想法。家长们能不狂热追捧吗?
随之衍生出来的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哭免法、延迟满足、独自入睡等等方法,总之,家长通过训练可以让孩子早早独立!可以让孩子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
可是几十年后心理学家哈洛通过恒河猴实验,证明了这个观点的错误至极!哈洛让刚出生的恒河猴马上和妈妈分离,然后给她一个绒布妈妈和一个奶瓶妈妈,结果他发现,孩子只有在饿的时候才会想找奶瓶妈妈,其他时候、特别是遇到很大声响,害怕的时候都会想找绒布妈妈,于是,哈洛发现,孩子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吃饱喝足)还需要心理需求(安全感、爱)。只有孩子有绒布妈妈的安抚,才会去探索其他的玩具,如果她没有绒布妈妈的安抚,她会非常害怕,不敢探索任何东西。所以安全感才是孩子探索的基石,满足了安全感,她才会有额外精力向外探索。
而且他发现,这些从小和父母分离的恒河猴,在长大之后,只有极少数能特别笨拙的给孩子喂奶,大部分都孤僻、抑郁、自闭,甚至自残。这一研究结果发出,华生从人民英雄变成了万民唾弃的人。
所以,多一个孩子,仅仅只是多一双筷子那么简单吗?不是的,孩子吃了生理需求,还需要安全感,需要情感寄托。这些是孩子一切技能发展的基础。
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可能就是因为,孩子最基本的需求,爱,没有得到满足,他怎么会去探索其他高层次的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