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回乡杂记(三)

回乡杂记(三)

作者: 比皮皮 | 来源:发表于2020-04-06 22:17 被阅读0次

    妹妹的车慢慢开进大姑姐所在的村庄。村道不宽,路边满地碎砖瓦砾,那里乡村城镇化,拆村正在进行中。

    原来村民休闲广场上的凉亭还在,图上树下远处一块正方体是一方墙面,不知是哪家的房子还那么倔,已是残骸却依然不肯屈就倒下,突兀耸立。在进村的路上我看到有一所被推倒的房屋,三层的居屋像鞠躬一样折腰不倒,阳面晒台窗门毫不走样,若有大力士去助力,一定很快就可以重新矗立起来恢复原貌的。

    村子里自家建造的居屋质量真好,但是江南农村几乎所有人家的在自建房屋时,都不会按居住百年的计划设计的,赶流行,超相邻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了,乡下人总会把好好的房子拆了重建。这几年盖的房子一家比一家漂亮。

    好多独栋住宅的外观与上海富人区的别墅没啥两样的。内部装修虽说粗糙土气,但是居家的实用性还是不差的。比起二三十年前农村中的“豪宅”确实进步了很多。过去农村人家大客间常常用来堆放柴草。大上海的郊区农村也是那样的。

    房屋从来就是人生财富的象征。生意经把财富资产倒手为资本,资本生来就不是用来住的,滚来滚去是资本的天性,有本事的就如同滚雪球,资本越来越大,财富越来越多。没几年功夫,我们周围神话地般崛起片片住宅。“房子是用来居住的……”这一功能已经需要中国最高层领导来强调了。

    大姑姐他们整个村的宅基地现在已经属于开发商的资产了。据说是要建造进入市场交易的别墅小区。按规划原来村民们统一搬入有电梯的安置房,安置房也正在动建中。

    大姑姐家拿到了100多万的拆迁费。我问他:你们可以买原地建的别墅吗?大姑姐夫说:这买不起的。我们的拆迁费用买两套安置房够了。安置房3年以后才能入住。我就问:装修费自己要贴点钱吗?大姑姐回答:不用的,动迁还有过渡费。

    他厚道地笑着回答我的问话。大姐夫原来是村里小学的校长,他是村里的“乡绅”。过去他在村里是“说得上”话的人,常常协调邻舍之间的纠纷。大家都很信任他,后来晓涛被推选为村长,其中含着大家对“张老师”的一些敬意。

    (照片左边半截贴红瓷砖的柱子,原是大姑姐家的院门围墙处)

    他们村仅剩一户没拆了,这家就在大姑姐夫家的前面。据说已经和动迁组谈好了,三年前盖的房,折合人民币300多万。大姑姐家的面积比他们的多,即使装修不如他们豪气,两家房子估价也不该有这么大差啊!

    三姑姐愤愤不平,她说:就是书记这个帽子,污头污脑,要紧勿煞签字同意,好多点钞票被污掉了。

    十六年前大姐夫推到了挺好的楼房,重新盖起后没钱装修了,住了两三年的毛坯房。房子高大宽敞明亮,我不解的是超大院子被成浇筑成水泥的地面。原来屋前种菜的自由地被围进家院,大院子像城里的小型停车场了。

    当时大姑姐告诉我:现在乡下人也不种菜了,吃的菜都是上街买的,场地上浇了水泥就不会长草了,想想老早夏天田里脱不尽的草就毒(恨)来。

    我说;那也该留一点花草植物呀。晓涛听见了说:以后是要弄一点大盆植物花草来养的。

    我曾对南京的大外甥晓平说:你的乡下家是豪宅。晓平笑笑:那是乡下,不值钱!

    15年前,大姑姐发病的那一天,在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上,大姑姐对二姑姐说:造房子40天我想想就是苦啊……。三姑姐怼她:你自找苦吃,你怎不会享享福呢……。大姑姐说:我只是对你妹妹说说的……。

    三姑姐告诉我的她们姐姐妹妹之间的对话,我完全理解。姐姐说“苦”,并不是说不值得去“吃”,诉这种苦她不是觉得冤,姐姐只是觉得累。其实三姑姐和她也没啥两样,都是家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劳碌命。

    大姑姐最后回到的“家”只是一个零时塔出的蓬。

    拆村开始,他们是村里第一户签约搬出去的人家。去年春后他们就住到晓冬家去了。晓冬是涛的姐姐,晓冬的儿子南航硕士毕业后在南京工作了,晓冬和他的先生终年在她大表哥的工程上做事,他们家在镇上的三层独栋居屋是大姑姐一大家人最理想的过渡居住地。但是按照风俗习惯有儿子的老人生命是不能在女儿家终结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乡杂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ki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