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
人生啊,我们一直在拼命的向前跑,可哪是回家的路呢?
人们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忙碌,又把灵魂安放在何处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0322/e8f0091a85a6ae9e.jpg)
生活中,照明用的电流和灯泡要形成回路,否则就会短路,然后就是一片黑暗。我们人生的回路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放慢一点我们奔忙的脚步,等一等我们的灵魂吧!
一位哲人说过:不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
我们只是一味地往前跑,却忘记了回家的路。
没有回路,哪里又是出路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看看心灵复归之路带给我们的那种神奇的力量吧!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下面我们就逐句地来解读一下老子的思想: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愿做细水深潜的溪流,就能将良德善行永存于身,重新回到婴儿般的纯真无邪。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出差错,可以复归到不可穷极的真理。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这原始的质朴状态分散开来就成为有用的器物。圣人若运用其中之一,那么它就成为其中的首要,所以最好的治理是不能把这原始的质朴分割的。
【本章核心要义】
老子发现了大道,懂得了万物负阴而抱阳,最终达到冲气以为和。这也就构成了圣人的特殊心智模式:知阳守阴,合和大道,永生不死。
普通人会怎么做呢?只要身在一极,就会一直顺着走向尽头,也就是极端。有个成语叫“否极泰来”, 这在现实人生中需要人的心智振奋和升级才能做到,否则恶化到极端就是毁灭。当然,这个成语也可以反过来说,就是“泰极否来”,所谓“荣到极致即是辱”,一般功力的人是改变不了这一规律的。“辱到极致即是亡”,这也是毁了很多人一条规律。
从最常规的心态来看,追求无限的荣耀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可又有谁知道与无限荣耀相伴随的又是什么呢?人们不会追求屈辱的,可一生中不遇到屈辱的人也很少,现实的生活中,屈辱、侮辱、耻辱总是不期而至。一旦屈辱到极致,一些人甚至就自行了断了自己的生命。
谁能跳出这样的人生怪圈和近乎于魔咒般的困境呢?
老子在本章中,就使用了一种很有趣的逻辑来表述他那奇妙的思想,教我们走出人生的魔咒:
第一,列举了三对关系:雌雄,黑白,荣辱。
第二,提出了“三知三守”、“三为三常三复”。
第三,使用了“知——守——为——常——复”的逻辑链条。
第四,指明了圣人所使用的原则。
老子在这一章里的重点就是揭示人生的“复归”智慧,理解了老子的这一学说,就能理解老子本章中思想的关键。
1、老子的“复归”学说,核心就是“知和守”,知是大脑的智力,守是心灵的功夫。我们很多人之所以 容易走极端,就是因为只有大脑的理性功能而没有心灵的灵性功能。对于生命来说,大脑如同油门, 一启动就充满动力奔腾向前;心灵如同刹车的功能,它真正控制着生命速度的缓急和时机,是生命平安的保障机制,也是大脑得以控制的关键。看看那些奔忙到白天没有心情、晚上难以入眠的人吧, 你认为他们可能做正确的事吗?简单点来说就是,这知,就是知眼前;这守,就是看背后。
2、老子“复归学说”,也是阴阳和合的大道思维,就是知阳守阴的心灵法门。人在阳性状态时,要去主动合于阴性:如处于强势时,要懂得去表现阴柔。处于弱势时,要懂得去振奋阳刚。总之,根据你当前或者你个性的特点,去主动地合于相反的一面,将两面合于自身,即是生命之道的正常状态。你有钱时,能够保持谦和朴素吗?你能力很强时,能够保持谦卑谦虚和虚心吗?你特别受人尊重和敬仰时,能够保持朴实、质朴和亲和力吗?你身陷困境或者囹圄,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气吗?你贫穷时,能保持进取心、学习心和对人大方吗?你如果不这样做,优点就会变成伤人的力量,弱点就会变成伤己的力量。你说,对自己的状态不管控,能行吗?
老子的“复归学说”直接告诉了我们,能够做到阴阳和合,就可以呈现出“天下溪、天下式、天下谷”的“三天下”状态,就是能够保持平稳,保持吸纳,保持滋养的良性状态。做到这些呢,就可以达到“常德不离、常德不忒、常德乃足”的“三常德”状态,也就是悟道者的状态。最终,就可以像婴儿一样纯粹天真,就能够消除对立大道万物和合,就可以恢复生命本真的状态。
由此可见,人生中有几个重要的能力是任何人都不可缺少的:
1、时刻警惕:一旦觉得自己了不起就开始愚蠢
2、时刻警惕,以自我得意就开始要做蠢事。
3、时刻警惕,一旦以为自己很会算计,必然失算。
4、时刻警惕,一旦觉得自己最聪明就是危险。
5、时刻警惕:长期处于一个极端状态就是死局。
若是真正懂得了老子的道,就知道了人生微妙:
1、强势的人要注重阴柔;
2、富裕的人要注意俭朴;
3、能干的人要注意谦卑;
4、成功的人要注意自省;
5、得志的人要注意收敛;
6、算计人的要赶紧回头;
7、正害人的要快点收手;
8、总有理的要说别人有理;
9、消极的人要赶紧立志;
10、遇挫的人要赶紧改过;
11、恨人的人要赶紧感恩;
12、生病的人要赶紧快乐;
13、郁闷的人要赶紧救人;
14、死了的人要做什么呢?
这回你应该知道老子让人们复归到何处了吧?就是从任何一个极端,回归到生命的正常状态,也是最佳状态呀!
老子真是伟大啊,若是不了解老子的思想,我们此生就会经常的处于险境而不知,理直气壮地走错误的道路呀!
我们一起顶礼老子吧!我们伟大的祖宗!中国伟大的道家哲学!
我们将老子的复归学说思想总结成《悟道箴言》奉献给大家:
身处阳时去和阴,身处阴时去合阳,阴阳和合是大道。
人处强势当谦和,若处弱势当自强,强弱相合是大道。
人生前行当回头,否则前面是绝路,能进能退是大道。
老子对人们主观上强势而为的顽固性是十分了解的,故而不厌其烦的变换着各种角度向人们讲解这样的危害,希望人们回归大道,营造自己幸福平安的人生,这就是下一章老子所讲述的重点。
文章来源《齐善鸿讲道德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