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9
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礼记·中庸
若其遯世无闷,乐天知命者,则固无人而不自得,道并行而不相悖也。
——传习录·答聂文蔚
中国历史这条路太长了,行路的人看那终点遥遥无期,也就不那么关注终点了,随之也不太在意这行路的过程是直着走还是绕弯走。
“自得”这个词,我从小印象极深刻,常被父母老师当做贬义词来用,只要偶尔考试考不好,母亲和老师就开始训导,常用词诸如:“骄傲”、“自满”、“自得”……我唯有努力保住第一名,才能避免“自得”这顶“帽子”再扣到我头上。
殊不知,我们从小认识的“自得”,从古到今,也走了弯路。
从黄老学说到四书五经再到阳明心学,“自得”都是人追求的一种了不起的状态。
《黄帝内经》认为,修行的人有四个段位,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能够做到“自得为功”的都是圣人级别的高手。
不受外界影响,视自己为自然的一部分,顺天应人,去留无意,在一种安然自得的状态里遨游,在别人眼里是不是圣人根本无所谓。
对一个人来说,更应该关照自己的内心。根据自己内心所指去行动,才是“知行合一”,不能因为受了别人的眼光去行动。你的世界观决定了你会怎样去行动,对你来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你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你销售的产品,你的言语是你的广告与营销,这个产品实际上只是你的内心的具象,这是真正的品牌核心,你说得再好,行为没有做到,或者做的时候太在意别人的指指点点,就是不能“自得”,最终会陷入“邯郸学步”的悲剧里。
一个公司也是如此,尤其是刚起步的公司,要学会“自得为功”,别人怎么说不重要,修炼内功,重要是产品,产品是不是忠实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理念?营销与宣传是为了让更多人能认识产品,反过来说,产品撑不住,宣传都是昙花一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