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857165/da59f6ca579c6444.jpg)
4月4日,是一个巨头公司43岁生日。1999年,它的市值是6616亿美元,换算到今天一定过万亿,就连8000亿美元市值的苹果公司都要甘拜下风。
这个公司就是我们熟悉的微软。
微软被苹果超越,根本原因自己垄断太久,失去了对现实的感知。
面对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微软仅仅把手机当作一个通信工具。苹果却敏锐看到,未来手机将成为每个人的“新器官”。
为此,信奉“没有什么比windows更重要”的微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丧失霸主地位。要知道,柯达、诺基亚前车之鉴并不久远。
今天的微软在CEO纳德拉带领下,凭借巨大的客户基础和网络效应,以及核心的“混合云”新技术已完成王者归来。
而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在衷心祝福微软生日快乐的同时,更要吸取他的教训:从“手机已成为新器官”的角度,审视一些习以为常的问题。
比如,吃东西。
我们在吃东西前,起码会拿在眼睛前看一眼,检查一下别吃错了。
那么,当你用手机阅读时,请问自己一个小问题:这篇文章是好是坏呢?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过来就“吃”,肯定会有坏脑子的一天。
什么样的文章叫做好文章?在我们时间宝贵、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又怎样最快识别文章的好坏呢?
01
科普作家卓克老师说,识别那些只顾博人眼球,不管信息真伪的坏文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批判性思维阅读。
批判性思维不是对别人的批评,也不是对事物的否定,而是找到客观事实依据,通过独立思考,最后做出判断。常见批判性思维的包括:
·分清观点和事实
·讨论具体问题的对错时不掺杂个人情感
·只讨论那些可以证实、可以证伪的问题
·讨论问题前把问题中每个词的含义定义清晰
·科学结论都谈不上正确,最好的情况也只是当前还没有被证实是错误的
……
其中,“分清观点和事实”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能力。虽说是基础,但你掌握了它,你的辩论能力、写作能力和分辨虚假文章的能力都会高出一大截。
观点,指的是凡是猜测、推理、计算出来的东西;事实,指的是直接看到、摸到、听到,也就是观测到的东西。
比如,你说“我喜欢吃巧克力”这个就是观点,你说“巧克力含饱和脂肪酸最多”这个就是事实。
你可能会想,这挺简单的啊?别急,“巧克力”的例子和现实生活中真正遇到的,复杂程度是不一样的。
就像大家高中时,拿到课本一翻“呀!习题那么简单!”谁知一看高考题,简直千差万别。
下面,我讲一个复杂的例子。
1993年,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侏罗纪公园》上映。那时候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人们问我,最大的恐龙是那种?
我猜很多人和我一样,会兴冲冲的说是霸王龙,其实它与最大那位差的很远。
前几天,我听卓克老师的课时才知道,比霸王龙大的去了的恐龙还有好几位,依次为超龙、阿根廷龙、波塞冬龙。
最大的这位叫做易碎双腔龙。它到底有多大呢?它的体长40~58米,高10~15米,体重180~220吨。
![](https://img.haomeiwen.com/i5857165/5cb7858cae5c3a2e.jpg)
形象的说,霸王龙更它相比,好比6岁小朋友和20岁成年人比较,地球现存最大动物蓝鲸与它相比,仅仅有他尾巴那么长。
是我要说,上述我Google到的关于易碎双腔龙的知识,全部都是观点。而事实就是一个,就是这张素描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5857165/38851a664df334f1.jpg)
1877年,古生物科学家爱德华·科普、化石收藏夹卢卡斯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现者了易碎双腔龙部分脊椎化石残片。
由于当时没有照相机,于是画了这张素描图,其中实线构图是真实发现骨骼残片,虚线是推测构图内容。
可惜的是,化石几经转手竟然遗失了,最终留下的只有这么张素描图和尺寸的标注。
你一定忍不住问我,就这张素描图,怎么编出那么丰富的细节?还有,那Google检索关于易碎双腔龙的信息,你还会质疑:
·凭什么有这样的脊椎骨,它是四条腿走路?而不是两条腿,或更多腿走路?
·凭什么有这样的脊椎骨,它就有长长的脖子和尾巴?
·凭什么有这样的脊椎骨,它就是食草动物动物呢?
原因就在于,这块脊椎骨和已知的梁龙脊椎骨形状太一致了,唯一差别就是尺寸大小不同。所以,现在我们见到的易碎双腔龙就是梁龙的放大版。
如果你要深究可能性,我也只能说,在远古时代,易碎双腔龙也不一定非长成梁龙那个模样,只不过长成其他样子的可能性更小。
总结一下,这个复杂的例子中,关于易碎双腔龙的事实只有一个,即脊椎骨化石素描图;其他除此之外我提供的、或网上海量查询的,全部都是观点。
请大家记住这个结论,接下来有大用处。
02
我们分辨清楚易碎双腔龙的观点与事实,又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可大了。
第一,如果你沿着我提供的,“易碎双腔龙的体长40多米长,10多米高信息”,继续思考:
“它吃什么?”
“它奔跑速度有多快?”
“那么大的体现,它是如何完成交配、生蛋和养育后代的呢?”
“易碎双腔龙和霸王龙打架谁厉害?”
这些问题,哪怕真有人给了你答案,也没有大的价值。因为你知道这些答案,是建立在原有微小事实中发挥了一次,再发挥第二次得出的。
简单说,就是猜的,它们的可信度要大大打个折扣。
第二,除非以后考古学家发现了新的证据,比如长4米的易碎双腔龙前爪骨化石,那么这个新的证据对:
·易碎双腔龙是不是四肢着地?
·它的应该是草食动物还是肉食动物?
·它的有没有肉食性恐龙天敌?
等问题就有实质性推进了,基于多个事实推测的观点,比原来单一事实推测的,价值度更高了。
听到这里,你应该知道我想说的意思了。学会了分清观点和事实,我们就能审视一篇文章是不是靠谱。
如果从事实得到的第一层观点都不牢靠,更别提从这些观点再推导出的第二层、第三层观点了。
大家都有这个经验,很多博眼球的公众号,特别爱选男女对立的话题写。
因为他们知道,讨论这个问题,就跟讨论中医问题、国学问题、豆腐脑甜咸问题一个效果:支持方和反对方必定会陷入旷日持久的争论中,在这种争论过程里,双方取得共识的概率几近于零。
更可怕的是,一旦参与讨论这个问题——哪怕是客观的声音想要发言,希望能让情绪化的民众听到自己的观点——折衷论调会迅速被两级的声音淹没掉。
比如,很多写“生孩子”“孕妇”的文章里常常只有大量的观点,且它列举的事实几乎都无法论证:
(1)《最新权威科学研究,生一个孩子人要变老》,是哪个机构进行的证明?有没有实验过程英文原版论文链接?都没有,只营造的满满的焦虑感。
(2)“榆林产妇跳楼事件”发生期间,有人写了《社会普遍对生孩子的女人更严苛》。作者提到的“社会”是什么概念?这个结论是通过抽样调查、随机询问获得的事实,还是其他方式?文章只字不提。
(3)“山东一位产妇坐月子,被婆家传统要求不能吹风,高温捂着被子被热死”提出原因之一是“婆媳矛盾”,有没有传统陋习、丈夫不作为等其他原因分析?除了“女人要有选择的权利”这句话,能不能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建设性的意见?都没有。
这类文章简直就是为博眼球量身打造。除非你本来就是要编故事,否则,我们真应该把力气花在寻找事实上,而不用在这些本来就站不住脚的观点上继续延伸。
03
最后,我要说明,观点占多数的文章,也有可能是好的文章,比如文章多由好观点组成:
·好观点的标准是什么?
当事实支持的非常好,且还能预测未来的观点,都是好观点。相反,事实没有支持某个观点,且观点对今后不能做出预测与指导的,就是坏观点。
比如,之前举的“生孩子”“孕妇”例子,它们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可靠事实作为支撑,也没有对未来做出预测、提出建设性意见,因此它们提出观点都是坏观点。
·好的观点是怎么生成的?
好的观点背后,一定有坚实的逻辑支撑。
1846年9月23日,是海王星被发现的日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王星是唯一一颗用数学预测,而非计划观测发现的行星。
要知道,数学计算也是预测,那么它的结果就是观点。但我们认为这是个好观点,并且愿意根据它的预测指导实际观测行动。
原因就是,海王星发现过程中的猜测和推理,运用的工具是数学计算。
其中,有强有力的物理理论、严密的数学计算和观测的准确的数据,都是海王星存在的坚实逻辑支撑。
这样的观点就是好观点。
·好观点要跟随事实的更新而更新
观点是会随着事实的变化而变化的,更完成丰富的、完整的事实,会得出更好的观点,这样的观点可信度就高。
相反,如果事实已发送改变,仍不调整自己的观点,就会发生谬误。
1930年,科学家在天王星和海王星运行研究时,发现了冥王星。不过到了2006年,随着观测数据得到进步,冥王星的命运有了新的变化。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根据的新事实判定标准,冥王星更应该算是一个“矮行星”,不再被视为行星。
这个过程,就是观点随着事实的更新而更新。虽然喜爱《圣斗士星矢》的我非常不喜欢这个决定,但是并不妨碍我对这个新观点的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