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医病案专区
明医丨治疗心经火热证, 婴幼儿的常用方—导赤散

明医丨治疗心经火热证, 婴幼儿的常用方—导赤散

作者: 全球娱乐大王 | 来源:发表于2016-11-07 17:17 被阅读9次

导读:导赤散是一首出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的名方,治疗心经火热证。是很实用的小方子。

导赤散由生地黄、木通、竹叶、甘草梢组成。临床多用于心火亢盛或心火下移于小肠。证见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冷饮,口舌生疮,小便赤涩,溲时刺痛,舌红脉数。

根椐“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道理,近年来余应用加味导赤散治疗奶癬(婴儿湿疮〕、皮疹(药物皮炎)、顽湿结聚(丘疹性荨麻疹〉等湿热性皮肤病,奏效迅速。

奶癣,多为儿在胎中,母食五辛,遗热于儿。生后不久,婴儿头面起粟,黄水浸淫,瘙痒不绝,复起白屑,此为内蕴湿热,外感风湿热邪而致病。

不宜内服苦寒之品,治宜清热利湿之剂。若偏热者加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风盛加防风、蝉蜕、白藓皮祛风利湿;腹泻加白术、焦楂健脾利湿,便结加黄芩以泻肺火。

余在临床观察药物性皮炎患者皮疹形态各异,乃为禀赋不足,药毒人营,内传脏腑,脾湿不运,蕴湿化热成毒,湿热毒邪结聚发于肌肤。证见周身奇痒,心烦口渴,欲冷次,皮疹有红斑风团、丘疹、水泡等。局部焮热色红。舌质红,舌尖糜烂,苔黄白,脉数有力。此时病人的嗜酸性白细胞计数可高达正常的3~4倍。

应用导赤散加白藓皮、牛蒡子祛风利湿透疹;加荆芥、防风解毒祛风;加川楝子开瘀行气。煎服三剂后,患者嗜酸性白细胞计数降至正常范围。应用此方治疗由湿热引起的皮肤病,效果良好。

因湿热性皮肤病均有心胸烦热,肌肤瘙痒、口渴欲冷饮、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症,故用清心养阴、利水导热之加味导赤散,上治口舌生疮,下治小便短赤。使之心火清,毒邪从小便去,故药后瘙痒得以解除,湿热尽,皮疹消退而愈。

明医公众号提醒大家用药的时候请详细询问专业的中医师,以免给大家带来不便的麻烦!

相关文章

  • 明医丨治疗心经火热证, 婴幼儿的常用方—导赤散

    导读:导赤散是一首出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的名方,治疗心经火热证。是很实用的小方子。 导赤散由生地黄、木通、竹叶、...

  • 二十六、导赤散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生地黄 木通 生甘草梢 各6g 【功能与主治】清心利水养阴。主治心经火热证。症见心...

  • 导赤散(竹叶)

    组成: 生地,竹叶,木通(通草),甘草梢 导赤散顾名思义把心经、小肠这一路的火,通过小便的方式排出去,当心经、小肠...

  • 痔疮、便血、结肠炎,大便下血属风热或湿热者,用槐花散凉血止血

    痔疮便血,血色鲜红或紫暗,证属湿热内蕴者,宜用槐花散清肠止血,疏风下气。槐花散是治疗肠风、脏毒下血的常用方。方中槐...

  • 清脏腑热剂:导赤散 龙胆泻肝汤 左金丸 泻白散 苇茎汤 清胃

    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 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

  • 集众法于一炉的口疮、口臭方!

    ​导读:口腔溃疡,患者总以上火为主诉,常用方剂如凉膈散、导赤散、甘露饮、半夏泻心汤等,作者根据病机,综合诸方,总结...

  • 便秘

    便秘三方,五苓散证治疗先干后溏的便秘,桂枝加芍药汤治疗时腹自痛的便秘,真武汤治疗少阴阳虚的便秘。

  • 寒性食物

    寒与凉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但程度有所不同。寒性食物有助于清火、解毒,可用来辅助治疗火热病证。凡是面红目赤、狂躁妄动、...

  • 止嗽散治疗外感咳嗽的常用方

    咳嗽是多种肺系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又是具有独立性的一种病症。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主要病机),发出咳声或咳吐...

  • 关于膏方我想说

    膏方只是中医常用的八种剂型-丸、散、膏、丹、汤、酒、露、锭之一。 内服膏方,对于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医丨治疗心经火热证, 婴幼儿的常用方—导赤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po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