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赫兹在实验室里埋头研究,设计了一个实验,来验证伟大的麦克斯韦方程。他成功了。
但是他用同一套设备在阳光下和阴影里做同一个实验,实验结果有微小的区别。赫兹对此做过记录,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实际上,这是量子第一次在人类眼前现身。
十九世纪,物理学的上空笼罩着两朵乌云,其中一朵叫黑体辐射。二十世纪初,波尔、海森堡这一批卓越的科学家共同努力,从黑体辐射出发,捕捉到量子这个幽灵。
人们最初对光的认识,总以为光和声波、水波、地震波一样,需要在介质中传播。但是人们看到的情况是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这让人们大惑不解。于是杜撰了一种叫做“以太”的东西。以太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充满整个宇宙,光可以在其中传播。
以太让后来的科学家极为困扰。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不能发现以太的任何属性,从而也就无法证明以太的存在。后来终于有人回过味来,当其余的假设都被否定以后,剩下来的那一个无论多么离奇古怪,都是真相。于是科学家对光本身展开研究,发现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波,从而彻底淘汰了以太这个拦路虎。
举这几个例子是想说明,人们总是先通过间接的现象了解一些奇怪的属性,等到了解的足够多了,才能描绘出一种新事物,进而发现这种新事物。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有一种病叫“出血热”,我小的时候刚出现,初期症状跟感冒很像,往往误诊。死了一些人以后,于是开始研究,发现是一种新型的病毒。后来的SARS、新冠,莫不如此。
本来这也没什么稀奇的,人的认知是一直在发展的。但沿着这个方向发挥一下想象力,就变的有趣了。
比如外星人,根据科学家们给出的推测。仅在银河系,携带类地行星的恒星就有数百万颗。每一颗类地行星上面都有可能出现生命。如果这个推测成真,宇宙应该是很热闹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外星人。
也许不是我们没见到过外星人,只是因为我们对外星人一无所知,所以才对其视而不见。说不定你家的宠物猫就是一个外星人,也说不定他们以一种我们还无法理解的状态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再比如,“真空”真的是空的吗?黑洞、引力波、暗物质,科学家们感觉到它们就存在于虚空之中,但无论如何也不能真确的看到它们。也许这只是因为科学家对它们的属性了解的还不够,无法准确的描绘出来。也许有一天,科学家真的发现了那些奇怪现象的源头,跟当初的设想却大相径庭。
更有趣的是测不准原理。在宏观世界,测量行为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微不足道,无法被觉察。在量子领域,测量行为对测量对象的影响直接导致无法得出测量结果。
这就是量子力学,波尔说,如果有人宣称看懂了量子力学,就说明他完全不懂量子力学。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粒子是量子。量子以概率云的形式弥散在整个宇宙,但是当人们对量子进行观测的时候,这团布满宇宙的概率云瞬间坍缩成一个具体的粒子。
薛定谔的那只变成量子态同时处于生死两面的猫就是源于这个理论。
按照这个理论,我们的身体是由很多量子组成,只是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所以这众多粒子始终处于坍缩状态。但是当我们睡着的时候,或者当我们死了以后,无法对自身的存在产生感知,我们的身体会不会变成一团巨大的概率云,扩散到整个宇宙?又或者,构成我们身体的所有粒子突然同时在一个概率较小的地方坍缩,在这一瞬间,我们是不是穿越了时空?
如果整个宇宙都是由量子构成,那我们的意识也应该是由量子构成。这就有趣了。难保将来的量子力学不会像牛顿力学一样成为基础理论。到那个时候,说不定人们的意识也就变成了山石田土一样的实体,可以任人塑造。这对我多年的唯物论形成了致命的冲击。
到那个时候,外星人、黑洞、暗物质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也会坍缩在我们面前。
胡诌了半天,该结束了。科学确实是在不断的进步。但是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有一条共同的基因,就是可以被证伪。地心说、日心说,包括更早的巫术,都是当时最先进的知识。如今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也一定会在将来被证伪。也就是说,所有的科学一定都是错误的。
人们一直在这些错误的指导下前行。这个前行的方向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在人类统治地球之前,地球上唯一能称为霸主的就是恐龙,后来灭绝了。小行星撞地球、大地震、地球环境恶化什么的都不可信,因为其他的物种并没有一起灭绝。
现在人类是地球的霸主,对地球的掌控高出恐龙万倍。加速发展就是加速灭亡,我觉得王东岳的理论靠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