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行”我是千般不愿意的,现在的行程多了,以后的行程就少了,况且现在的行程远没有以后的行程重要。那儿还是没有变,一样的河,一样的山,一样的店铺和车流,景物当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有的时间几乎都是不变的,都静静立在那儿,任凭你老去,或是不老,结局就是那样,一样吧。
现在再来说“行”这个问题,这是隔了几年才去的,初次去时这本笔记还没有诞生,那石滩还是那样的石滩,那山与那水也是没有变化的,没有变化的还有那些楼,还有那些街道,还有那些出售的物品。随着年龄的增大,好奇与喜好都渐渐减弱,无感。平静看着这一切,之所以平静无所依了,孤零零站着能不平静吗?如一潭漆黑的死水,不知其底,无风无浪。说它是镜,却是柔的,说它是水,却如镜一样平。
每次的行着都是在损耗着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那么些斤两,慢慢损耗,就愈变愈小,最终在行程中永不能归来。每个人都要被消耗,可我,消耗的太快了。消耗完了,如烛上最后一丝火光熄了,化为一缕青烟,飞去云端。
这里的石板路还是过去的样子,每天人来人往怎么可能修正,那些房屋在巨大的广告牌遮挡下依然露出了点残破的样子,白墙上长满青苔,向外渗水,我从未发现这一条条华丽的街道后是如此破旧的老房子,或是被光鲜迷了眼。这次我来,冷静多了,不知道买什么,原本想去屈臣氏里看看,但停电黑着灯。不过我想起了那句话,下车照相,照相上车。一转眼都过了那么多年了,我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是那样子,没有改变。
西街里的臭水沟还是那样的污浊,跟以前一样。春季的树木远没有夏季的茂盛,有种让我感觉在滨江路一般。突然想起徐XX就要高考了,总觉得他上高中已经很久了,但我怎么感觉我的高中就要过完了。过完这些天,离别的雨季就该来了。
我漫无目的在西街上行着,但心中有装着某些目的,于是所有的墓地都没有达成。有一些事渐渐淡忘,人都在成长,成长就会伴随着遗忘和舍弃,正如你昨天的想法,今天就无爱了。正如我曾经在西街的夜看到的是痛苦,现在是无感。
这次来是大雾,山隐藏在雾中,不成山形。我儿时好诗,但现在吟不出“雾中荣翠非青山,散尽却看绿丛镜。”
在我小时候,总想孤身一人走遍宜昌,可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成。一是不同意,而是现在没这样的想法了。在我的印象中,宜昌是很大的。火车站要怕一座山那么高。不论是白天或是夜晚,用火车站来作为引路灯是绝对不会错的。站在立交桥上,王者远处的楚天都市报的大楼,夜里徐徐的风,这就是宜昌的夜,宜昌的舒适。跟武汉相似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明晃晃的自动贩卖机。不论有多晚都能从里面买东西吃。这是桂林不具备的。这也是阳朔不具备的。桂林的道路泥泞不干净,有灰尘,有垃圾,武汉不是这样的,马路干净,楼高蔽日。
现在流行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流行,西街上的摊贩也无主意了,那些小玩意还没有从前的精致。这次是春游,让我想起了小学时候的春游,一次是化肥厂,依次是飞机场,我到现在都没搞清楚为什么要叫化肥厂。从学校出来往右走到头,越过新营区再往里走,走过几个村子的门口,在走过几条车都不能同行的田埂,来到一片地表凹凸不平的,有大坑,但绿草遍布的地方。哪里有化肥?还有哪里有他们口中的河?根本没有,谁知道到哪里去了。
去飞机场那次可真远,不知道学校现在还敢让我们去么?从城市的那头走向那头,一走就是几个小时,太远了。走过正使用的机场,又走了半个多小时,走到废弃的机场。话说那里还有一个废弃的大院,好想去看看。为什么当年没有留下照片呢?我一直都不明白学校每次都让我们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干什么,在荒芜人烟的地方有什么意思,而且连树都没有,天气又热,而且就半天,中午就结束了。
以前在玩了之后还有心思做更多的事情,而现在却只想着休息,太累了,呼吸都觉得累。
这次行程太累,因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拘束太多就放不开了,文笔大约是有些进步吧,书还是要多看些,多读些才好,可是我们依然被拘束着。时间地点心情,这些都或有或无妨碍了我们的阅读。
行程,这一段是完了。它牺牲掉了我以后的部分里程,等待吧,下次的行程。
2014.04.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