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新来了一批文创,包括唐卡。我看店员背相关的资料、统一的话术,背的辛苦,于是放下手中的历史书,来来来,让我用线性的思维给你们讲讲,唐卡这回事。
唐卡是什么,怎么来的,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沿着这样的思路去理清楚,用好玩的方式去解说,举一反三,店里的毛笔、瓷器,都可以这么样去跟顾客沟通。
唐卡是藏语的音译,所以和唐朝的卡,在科学上是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但是唐卡在西藏形成的时代,确实是唐朝。那时候,雪域高原出了一位很了不起的干部,不是援藏干部,而是松赞干布。取了一位美丽的大唐公主,文成公主,公主带去了当时这个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技术、文化,还有来自这个世界上佛教中心盛唐的宗教。
顾客问题来了,为什么藏传佛教,与中原佛教有那么大的差异呢?这就要说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松赞干布还取了一个公主,尼泊尔公主。尼泊尔公主,也带着大量的佛教的文献资料。这个尼泊尔可不简单,佛教的创始人释迦可是尼泊尔的王子。
一个是当时的佛教中心,一个是佛教的起源地。一个是公主、一个也是公主,一个是媳妇、另一个还是媳妇。那不能完全用其中一个,而对另一个置之不理,这样,就融合而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有别于中原的宗教形式。
佛教离不开佛经典籍、传教僧众、佛教造像。农耕文明下,我们很少远离故土,定居的人请尊佛护佑平安,但是游牧民族怎么办,给蚂蚁搬家打电话也不现实,就那么两头牲口,还得用来驼必需品,于是虔诚得教徒们想了一个办法,把佛画下来。
迁徙的时候,卷起来方便携带。为了表示虔诚,用名贵的丝绸或者棉布,用昂贵的矿物质的颜料(具体请咨询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用最复杂的装裱工艺。佛祖,咱可不是为了省事啊,也不是省钱啊,完全是生产生活不允许。蚂蚁搬家的电话打不通。
我永远记得第一节历史课,老师自己编的那个小故事:原始人在夏天受了伤,靠稀粥度春秋。
那个简单幽默的故事,让我知道,中华文明朝代的变迁:夏商周、春秋战国……
我还能记得陈来,将复杂的中国哲学、中华文明浓缩为西汉的经、魏晋的玄、隋唐的佛、宋朝的理。以孔子编纂六经为基础的儒家,融合道、释,构筑起属于中国的包容的连续的家国天下法则。
所以,放宽历史的视界,但缩小到当时人的衣食住行。历史是很有趣味的事情。这话以后要经常对我的闺女徐小花同学说。
比如:
济南的经纬路,是因为济南纺织发达,按照纺织的经纬起名。
比如:老北京九门为什么朝西的阜城门刻有梅花,那是因为西部产煤当然从京藏公路进京从西门进。煤梅谐音。
再比如:为什么运粮食的朝阳门旁边有个亮马桥,那是因为城管治理雾霾,凡是进城的车要从亮马河清洗车马。
沿着这个思路,九门还难背吗:东西分别有东直门、西直门;运煤的阜成门、运粮的朝阳门。
南边三个门,中间正阳门,左右一文一武:宣武、崇文。北边都是少数民族敌人,所以俩门叫德胜、安定。
所以,徐小花同学,历史学不好,简直没天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