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32/1000 #见感思行# 心理账户:从最有钱的那个心理账户花钱
【见】
一切关于商业的问题最终都是人的问题,所以首先专注一个主题:消费心理学。
今天学习消费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心理账户。
我们会把钱分门别类的存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面。
比如必要的开支账户,家庭建设和个人发展账户,情感维系账户,想了休闲账户等等。虽然这些账户都是在一个大账户之下,但其实各个子账户都是独立存在的。
我们会根据需求,往这些账户里“存入”不同数量的钱,反映到行为上,我们会在某些商品上非常大方,而在其他商品上却非常小气。
【感】
每个人都自带“心理账户”,它控制着我们的消费趋向。
比如,追星族在上千元的演唱会门票上非常大方,却觉得上万元的单反镜头不值;而摄影发烧友,在上万元的单反镜头上一掷千金,却对上千元的演唱会门票嗤之以鼻。
我们直觉上的“贵”和“便宜”,不是商品的实际价格,而是由我们“心理账户”中存钱多少决定的。
【思】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从这个经济体的供需关系看,如果供大于求,商品的价值变小,存入“心理账户”的钱就会减少;如果供小于求,商品的价值变大,存入“心理账户”的钱就会增多。
也就是说,改变供需关系,可以改变“心理账户”中钱的数量。而改变供需关系最简单的方法是改变商品的使用情境。
比如,几百块的巧克力,用在生活必须的情境中,因为好吃的食品太多,所以供大于求;用在情感维系的情境中,因为只有巧克力、玫瑰花能表达感情,所以供小于求。
你看,同一块巧克力,如果把它放到情感维系的“心理账户”中,其身价马上倍增。
【行】
写作不只是为了表达自己,更重要的是输出的内容是不是读者真正需要的?
所以,在输出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多想想,文章的内容,是否能够满足读者那个存钱多的“心理账户”?
《五分钟商学院》学习笔记系列
【日更】32/1000 #见感思行# 心理账户:从最有钱的那个心理账户花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