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刚刚上完了一节尊巴课,一会儿还有一节单车课,看来以后每天都有两节课了,锻炼恢复正常了,但是我却要回家了。
我又上了一节单车课,但是到了后半程也是实在蹬不动了,不过坚持把课上完了,是今年的最后一节课了。
动感单车的课,就是音量太大了,震地耳朵疼,对听力也有损害,但是我也就上这么几节,不过音乐真是刺激人去运动。
我以前在奥本的时候,也上很多动感单车课,在那边音乐还没有这么大声。
今天坐晚上10点的船回大连,明天早上到,然后再坐动车回老家。在家应该会呆一个月,过完十五回来。
今天外面的人似乎不多,我早上为了去趟药店,于是就比较早地出门了,到了麦当劳喝上了我的咖啡️。
昨天朋友有点奇奇怪怪的,一直想跟我说什么秘密,但是又不跟我说,又一直让我猜,我我也猜不出来,不知道她怎么了。
她小孩最近生病,她的状态也不太好,情绪有些低落。
3.
我从小喜欢阅读,但却没有养成写作的习惯,唯一有印象的写过的几次作文,得到的也是嘲笑。
所以我也没有表达自己的习惯,更多的只是沉浸在看的世界。
也许我的观点没有必要那么狭隘,就放松的每天看书,听书,听书的解读,然后随手写点什么。
素材都是独立的,要把它们用知识体系给联系起来,那些知识点才不会一个一个是孤立的,难以应用。
写这种议论文,就像我在读大学,完成我未完成的考试和学业。
这是我愿意去做的事,即使伴随着痛苦,但也是修复我自己的过程。
我要再去看几本记笔记和教思考的书,然后我要列一个书单,把我要读的书,都列出来,一本本地读下去。
那两本书,我已经读完了,可以慢慢地消化和应用,接着读下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
这本书也是和我很有缘的一本书,让我获得了顿悟,让我意识到,人生的快乐是短暂的,人活着不是为了快乐,要习惯苦难。
越早知道越好。
我如果是父母的话,毫无疑问,是一个协作的父母了。
我会主动参与到小孩子的成长中,帮助他培养各种兴趣爱好。
但是我没有小孩,所以就只能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督促自己努力成长,终身学习。
最近每天都要听好几本樊登讲的书,他讲的一些内容讲到我心里去了,像是那些原生家庭造成的伤害。
我都成为樊登的粉丝了。
不过听书也挺累的,需要进行一些思考,和自己的经历整合起来,还是挺消耗情感能量的,但还是给了我很多启发。
不过虽然最近听书多了,但是写笔记却还没有开展起来。
可能这件事对我还是有点难,不像听书,看书,都听轻松的。
不过我的大脑并没有闲着,在大脑中给这些知识归类,思考我自己的观点。
我现在没有写作老师,也没有写作教练了,就得多自律,自己监督自己写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