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得到,李松蔚老师讲关于“安全感”的话题,完全打破我之前的认知,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之前理解的安全感,可能是心理问题。
我也做心理咨询服务,很多来访者会说自己心理有问题,因为自己极其缺乏安全感;或者来抱怨自己的另一半,缺乏安全感,让自己很心累!
而今天李老师说,安全感不是心理问题,而是性格特点,而且是理性清醒的人,更会缺乏安全感!因为想得多,更加真实地看见风险后,通过缺乏安全感的行为【问东问西啊,需要别人看见啊,必须得到赞扬啊……】来应对看见的风险!
所以不要轻易给别人按一个“缺乏安全感”的标签,更不要觉得是心理出问题了,这只是特定事情下的特点表现,不是固定的性格特性!
当我们觉得自己当下,有“缺乏安全感”的行为,就请:
1、减少怀疑,多去相信!
我学心理学,我们总说一句话:相信“相信”的力量!
尤其我讲亲子关系,就会和家长说,请相信孩子,他们有能力过好自己的一生,没有孩子原意考不及格,没有孩子愿意天天和家长对着干!孩子这样的行为,就是家长的过度干预后,孩子的反抗!每个人都希望掌控自己的人生,包括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
而家长的过度干预,底层逻辑就是不相信孩子自己可以过好,不相信他们自己可以管理好自己,那孩子当然,要么会自卑,要么通过一些行为去证明!
2、在关系中,主动制造惊喜。
这样可以给对方足够的安全感,家庭氛围一定温馨、和谐;公司氛围也会祥和、热情!如果你的另一半不会做,做不到,你不要试图今天学完去让他们制造惊喜,你先主动惊喜起来!
当你做得多了,渐渐就能影响另一半!
不要觉得不公平!处关系,本来就没有绝对公平,重点在于:你要什么?!
是不是和我们理解有点不一样呢?我认同,你呢?
同时,我觉得不管认不认同,相信的力量以及制造惊喜,做起来,总是没错,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