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思维导图!做思维导图喽!
巴掌大的文章,还写思维导图?!
嗯嗯,是的!巴掌大的文章,还写思维导图!
东尼博赞这么说:“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图表,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
一直以来就思维定势,觉得思维导图是理科生最贴心的工具。不把思维导图的爹地东尼博赞的话仔细咀嚼消化。
而今才发现,他是对的,可以运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所以喽,古文也是可以因思维导图而变得清晰而美丽。
1.给文章做思维导图的源初
因为古文离我们比较久远,要像理解文章中所承载的情感,所表达的哲理和思想需要突破字词关,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文脉。而思维导图正好可以胜任这一需要。
2.写思维导图前奏
必须说一下这个词在教室里响起的场面——一双双迷惑的眼睛,一面面无状的表情——面对着那一双双迷惑的眼睛,我要做的不只是解释,还需要手把手的示范。问起思维导图的大名有谁听过,班级内就一个女生怯生生的举起手来,而后她环顾四周,又把那只显得孤零零的手缓缓放下。(是不是尴尬了)
先示范。告诉他们做思维导图的好处,以免畏难情绪滋生,突破舒适区需要的不只是能力,还要有勇气。那我就推一把!圣·埃克苏佩里不说过嘛:你要想让他们主动卖力的去造船,那就要极力描绘大海的美妙。于是各种描述以达到思维导图非用不可之境地。凭着我三寸不烂之舌加之“公信力”,未几,他们双眸里泛出光亮,分外妖娆。
准备工具:很简单,一张纸(发给学生,尽量不增加他们心理负担,担心没那么大的草稿纸),一只笔,自己课本资源,就ok了。
3.创作思维导图要求
初次写,自然不能限制太多,可以让他们按照他们的理解去写,写好再做二次修改。
很多孩子都是完美主义者,(难不成什么样的老师就领什么样的学生?嘘——)看到孩子们为了画好一个边框,那可是十八般武艺全上了,什么直尺,曲尺,圆规,彩笔,连便利贴都用上了。为了能纠正一下这种思维,我必须提醒:“先完整,然后才是完美”,作用并不太大,但进度却也快了许多。
其实很多东西并不只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因为只有在做的过程里才能发现弊端在哪里才能够,不断的迭代自己,从而让这件事情从完成到完美。自勉。
4.思维导图创作,交流显示
自己创作。小组合作交流,班级内小组互拍照片在平板上互相交流,毛遂自荐,他人推荐,选出来的张贴出来。
从最初的画,到最终的定型,有的孩子把思维导图都修了三遍了,在写第三遍的时候,他几乎可以把书中的句子直接抄上面,不需要看任何资料,这上面他的知识点已经掌握了,做思维导图的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已经达到了。
蒲公英班思维导图展示墙 蒲公英班思维导图展示墙蒲公英班思维导图展示墙
有的孩子平时看书不仔细,而今天做思维导图,他不得不读了一遍又一遍,因为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无法直接照搬,无形中又锻炼了他们的遴选信息的能力。
古文,也就那么一两段,他们竟用思维导图画出了一树的花朵,枝柯繁茂,看来每一篇文章都有其魅力所在。
巴掌大的文章,还写思维导图?! 巴掌大的文章,还写思维导图?!结语:
巴掌大的文章,也要写思维导图?
嗯嗯,是的,巴掌大的文章,也要写思维导图!美着呢,不信?你试试。
蒲公英班示范课实录 蒲公英班示范课实录 蒲公英班示范课实录 蒲公英班示范课实录 蒲公英班示范课实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