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我在《从容小主1000天不写就出局》打卡14万字,很荣幸地成为这个月打卡字数最多的人,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源于我对文字的热情,有文友调侃我“你对文字有20岁年龄的热情”。
还有这个月我尝试着开了两部系列剧《拯救》和《军垦岁月》,同时更新,并且挑战成功。
每天除了更新系列文的章节,偶尔也会写点情感故事文,更多的是分享我眼中新疆的人和事,还有美景,收录在文集《说说新疆》,通过我的文字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亲临新疆,观赏美景,品尝美食。
我们这个纯粹的文学交流群的群主@从容小主,长篇小说创作者,四年多已经有了长篇写小说舰队,一个月轻松完成一部长篇小说,被业界称为“触手怪”,作品已经被各大平台上架销售,无论在掌阅、微信阅读、还是在别的平台都能搜素到她的作品。
小主不但能写,写作速度快,她还擅长播音,在有声平台不但投放作品,还亲自播放自己的作品,听她的声音,那份亲切感,犹如和邻家姐妹聊天,丝毫没有违和感。
有大爱的人,虽然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写作,还要为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文友们操碎了心,时不时抽出时间在群里分享写作心情,给我们这些小星星们鼓励,一己之力影响我们在写作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今天晚上的活动,小主老师要求我们大家在群里发言,刚开始我有点不理解,后来仔细想想,自然有道理。毕竟文字是冰冷的,自从建群以来,大家每天填表打卡,没有真正的互动,即便小主老师在群里发语音,大家也只是听而不发言的状态。
我个人呢?在现实生活中是个健谈的人,可是在网上我习惯也喜欢用文字表达心声、分享观点,隔屏用文字交流,还有那么一份神秘感。
有时候我也在想:屏幕那边的ta是个什么模样呢?和文字一样开朗?还是沉默寡言?毕竟言为心声嘛!
在文字的世界里我已经走过了3个半年头,而且至今热情不减,也是有原因的。
小时候受叔叔的影响,早早地引导我阅读,在那物资匮乏,精神同样匮乏的年底,小人书——小说——杂志(尤其是《当代》和《十月》)——报刊……丰盈着我的精神世界。
只是步入工作岗位,我的愿望是当一名手握教鞭的山村女教师,可是毕业后做了一份和文字不瓜葛的工作。虽然阅读习惯还在,但是我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家庭、更多的是给了孩子,留给自己小情怀的时间少之又少。因为囊中羞涩,常常在书店对着一本心爱的书籍纠结半天。
没钱又没闲支撑我对文字的喜爱,成为了我的遗憾。
还记得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时,毕业生都在处理带不走的生活用品,还有书籍,三元一本,五元两本。
我就像个贪婪的入侵者,对着那些书籍两眼放绿光,一口气花少量的钱买了一纸箱的旧书,有《白岩松》、《李开复》、《梁晓声》……
那一段时间我就像个精神的贵族,一本一本地阅读,边读边摘抄,就像个热爱学习的小学生。
2019年底,我终于走完了我的第一次职业生涯,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后,生活便趋于平静。虽然还有一份小副业要经营,但是它不占用我太多的时间,享受田园生活的时候,顺带就完成了。
于是2020年1月1号这个有特殊意义的时间里,我在自媒体平台上写下了第一篇文字,虽然速度缓慢,但我保持了日更。
机缘巧合下,我来到简书,并且在2020年8月8号开始日更,已经走过了1057天,没有断更,没有使用过复活卡,更没有用备用文,每天都是热乎乎的文字,一如我对文字热乎乎的钟爱。
说实在的,如果没有对文字真的热情,但凭借坚持,我走不到今天,更别说每天日更几千字了。
这个月文字积累量比较到,同时更新两部系列文是前提!
为什么要写这两部作品呢?为什么不是受众比较好的情感系列文呢?我想每个人写作都有自己的缘由吧!
目前我的写作水平还不能像@莫美橙们一样驾驭情感类长篇小说,那就从身边所见所闻写起吧!
《逆袭》
当下,年轻人面临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尤其是最近3年yiqing 持续三年,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为了生存,企业压缩开支,断臂求生,裁员是不得已而为之。
大环境的影响,短期内就业前景不乐观,致使一些年轻人断供、家庭矛盾丛生,神经心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疾病。焦虑、抑郁、躺平成为了年轻人的心理受伤的表现。
以前我写了一部系列文《解忧杂货店》,借鉴名家的手法,用书信的形式推进一个身心受挫的年轻人的心路历程,并给他一个完美的结局,自我救助成功,用10万字完稿了。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个人一旦精神受挫,短时间内不借助外力干预和药物治疗,很难走出心理的阴霾,让我萌生了重新写一部心理救助方面的文字,于是《逆袭》就开篇了。
《逆袭》的主人公的经历来源于生活,我尽自己所能又给点高于生活的艺术加工,根据现实中主人公的恢复情况推进故事情节,有可能会拉长战线,尽力往前推进吧!
《军垦岁月》
走出校门背起行囊西上,在新疆兵团这片热土上,我已经和军垦二代们一起奋斗了30年,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也就解决温饱而已,但是这30年我见证了兵团的发展,也了解了一些军垦一代们为兵团的发展,付出了心血。
《我所了解的军垦一代》,我用19个章节分享了老一代军垦人的现状。可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有一个群体,那就是10万上海知青们,他们不同于插队知青,也不同于其它建设兵团需要知青参加一线劳动,他们是带着“用知识充实兵团”的使命到达这里的。
于是我就想用一个系列文书写上海知青这个特殊的群体,《军垦岁月》就开篇了,从1963年——至今60年这批人的风雨人生。
伤痕文学我也接触过,不过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并没有给我留下多少印象。
《知青泪》是反应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知青们的生活的;《知青》是梁晓声书写的反应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知青的生活经历的。
文学都有艺术加工,那两部作品和我在新疆感受到的知青生活还是有出入的,于是我就想把我 感受到的上海知青进入新疆——奋斗——回城——留下来的过程,还有目前的现状用文字记录下来。
由于我驾驭文字的能力有限,对人物的把控也有出入,但是我不想做过多的艺术加工,而且我的能力也不允许我有过多的艺术渲染,只能平铺直叙按照时间的顺序推进故事情节。
这个月除了推进两部系列文,再写点小感悟之类的文字数量积累就比较多了。
我也欣赏了部分文友的6月份总结,在这个群里有一部分文友也在写长篇小说,不过他们相对低调很多,没有在群里打卡,而是厚积薄发,说不定哪天就在小说平台签约了。
而我自己呢,自认为我刚刚迈进长篇小说的大门口,目前的文字积累短期内没有修改的价值,更没有上架签约的可能性,于是就用这些文字打卡了,充个门面,貌似我多努力一样。
平均下来,我每天码字也有5000多,有2000字以上的系列文章节,也有几百字的小感慨,还有千字文的碎碎念。
不过我习惯性每天打卡字数比较多的两篇文章,必须是达到1500字以上的文章,低于1500字的文章是没有资格在打卡群里出现的,它们只能蜗居在平台上,我看哪一篇不顺眼,立马雪藏,这也是我每天打卡两篇文章,字数平均4000字以上的原因。
1000篇私密文字里,除了有收回去的系列文章节、备用文,当然还有一部分是我看不上眼的小短文——你不出众,连露脸的机会都不会给你的。
充实而又忙碌的六月已经过去了,七月也悄然而至,而且七月是我们这里最舒服,避暑天堂,也最美好的季节,那就继续在我喜欢的文字世界里继续翱翔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