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偶然遇见这本书,感觉戳中要害,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应该算是奇迹了,大三以前整个人都飘飘然,呆在象牙塔般的学校里享受着快乐的大学生活,读书这事儿从来都不在日程中。可以说几乎没有静下心来完整地读过一本书(以前蠢萌的样子好可怕……)。
读完这本书以后,就像种了一颗种子一样,慢慢开始发芽了。也记住了书中核心的一句话:
一切靠积累。
后来做事儿时不时地提醒自己,到目前为止刚好一年,发现它结结实实地让我改变了很多。
昨天做总结的时候,突然翻出这本书,就再温习了一下(我以为再看会很无聊……),这次带来的震撼更是难以忘怀。当初我的确很认真的读了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还践行了,效果也还不错……可是,昨晚我一直在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读过,几度懊恼,有种深深的无力感。我在想当初我是用了什么方法才成功地避开了那些重要的道理……这几个月苦苦挣扎才养成的几个重要的习惯,书中不止一次提及,并且有详尽的论证过程以及科学的方法论。可当时就是看不出来,还自以为学到了很多,我究竟错过了什么(也许现在也在经历这个过程.......)?
这种自我谴责是没用的,必须告诫自己怎样减少这种无力感,尽可能地提高做事儿效率,于是我想到了以下几点:
1)好书应该多读几遍,甚至可以定期温习。
急于求成已经成为我们的本能(这就是为什么老虎机会这么火,因为不论输赢都可以马上知道结果),所以我们总喜欢在量上下功夫(这就导致在读书的时候很难做到只字不差地阅读,也很难去读那些读过的书),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但这其实和看了一个段子没有什么区别……为了让我们不至于避开所有有用的知识,我们还是可以慢下来,有机会尽量重温一下那些好书。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我们认知的不断升级,理解也会更到位,也就更能引发我们的思考。这么做怎么看怎么划算,所以以后不能心急了。
2)多个角度去解读一个问题,会让我们想得更透彻。
以前读书基本不带脑子,作者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没有想过对错,更不用说去思考别人是怎么思考的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意识到这一点以后,进行了一定的逻辑训练,渐渐地能够跳出那种怪圈了。慢慢地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把一个问题讲明白的过程中花了多大的力气。他是真的把一个问题想明白,然后再揉碎掰开,从各个角度,用各种事例进行阐述,这样我们接收也就更容易了。所以我们可以让自己像作者一样去思考,长久的训练会让我们想问题更透彻。这是接下来需要践行的一点。
3)保持开放的心态,不限制自己才会有更多的可能。
在我们读书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每一个字我们都认识,但是就是理解不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时候不要太担心,这个观点已经埋在你心底了。日后你会见到它的各种形式(也有可能是你践行其他事儿的过程中感受到这一点),久而久之,这个观点也就植入你的心底了。前提是我们要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事物,不然不会有后面那种通透的理解。就像耐心这个词儿对我的影响一样,换做3个月前,没人会觉得这个词儿和我有任何关系,可是大家都提到,读书则读到,然后开始反思,开始践行,也就好多了。
再读的过程中内容也让我感触颇深,以后也可以记录下来,应该也很不错吧,嘿嘿。好书值得多读几遍,然后践行,与时间做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