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话生死。
这是一个让人直面死亡的节日。
在中国,死亡好像是一个忌讳,谈起来似乎会带上不吉的意味。
但死亡终究是确实存在的。
我觉得,直面死亡对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或者说,死亡教育对人的生命质量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人在小时候是无法感受死亡的,那是一个一切都以生长为主题的人生阶段。
只有在中年的时候,向前看,向后看,才可以明白自己的来龙去脉,既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知道自己向哪里去。
人到中年,一半生,一半死!
真的,人要是不到一定的年龄、阶段,是感受不到,感受不真切,那种身边骤然多出来的新生和死亡。
一边是来自朋友、亲戚、同事家里新生命的诞生,一边是越来越多的最后告别。
所谓触景感怀,物伤其类,人是很难不对这种人生最重大的变化而有所思考的。
生命的新陈代谢,总是那么冷酷无情,却又势不可挡。
真正的勇士,从来是从中年开始的。
因为人到中年才会看清楚世界的真相,从而向死而生。
明知必死,而充满热爱、义无反顾的一路高歌、奔向人生的终局,这样的人虽然平凡,但也足以称为伟大。
当然,那些选择醉生梦死的懦夫要另说。
知道死亡,会让人生出一种紧迫感。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是哪个先来。
我们也许不能确定是哪一天,但我们可以大体感知到生命和岁月的流逝,人生三万六千日,到了中年,不过还有一万多天而已。
真正懂得了这点,人的思维都是会有所改变的。
我的体会是,人会因为思考死亡而开始学会从全局、整天的角度看待世界和生活。
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思维层面。
比如有些人,有些事,我们就会采取不一样的态度去应对。
实际上,我是以一种珍惜和道别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的。
原来不懂什么叫珍惜,原来以为珍惜就是用力的表达,但是,这不是珍惜,这只是刻意。
真正的珍惜是尽情尽兴,是惜缘,该说的话,该做的事,在应该的时候,就要去说去做,所谓见一面少一面,时不我待了。
往后余生,珍惜就是认真的道别。
至今,我偶尔会想起那些逝去的人。
他们有的年轻,有的年老,有人走得惶然,有人走得安详,有的是亲人,有的是朋友,还有的只是过客。
每一个生命的逝去,真的是大陆少掉了一块,是人生少了一个角落。
那种空白平常感觉不到,但它总会在某个时候突然击穿你,或后悔,或遗憾,或失落,或悲伤......
所谓五味杂陈,唯有以酒消之。
最后的一面,最后的一句话,恍然如昨,可时光不再,徒留奈何。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丧钟为谁而鸣?其实,逝者是对生者的一种提醒和教育。
“敢问死?”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但知道死,才可以更好的生,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生是顺应自然,死也是顺应自然,生死都是是所当是。
当然,年轻人不需要太过思考这些东西,我认为,少年和年轻人就是应该活泼泼的活着就好。
如果过早的思考太过于沉重的死亡,那反而会阻滞生命的生发之气。
什么阶段做什么事,中年人已经是站在了生死的界限上,往后余生,都会隐约有个归宿要到达。
中年之前,都是试赛,从中年开始,人生才是终局之战。
叩拜先人之后,我们是应该更加奋发,更加有为。
现在的冷暖和悲喜,都是灵魂上的印记。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这一段旅程,一定要走好。
人到中年,向死而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