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本着以教为学的目的来学习的时候,就会突然改变自己以前被动学习的状态。
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对困难的看法
之前在学习的时候总觉得学习很痛苦,掌握一项技能很困难,总是倾向于逃避问题,也总想抛开一切烦恼,回到自己的舒适区,这个时候你会选择看看娱乐节目,又或者上床睡觉。
但其实内心会深深的挣扎和内疚,因为这是在自我欺骗,长此以往,内心会慢慢的变得自卑起来,因为在一件事情上并没有做好,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这方面来看自卑,怀疑,不快乐全都是自己造成的,因为自己给他们创造了成长的沃土。
以教为学是有心理基础的,一定是在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一定可以掌握学习的内容之上,然后才能有这种发心。如果你并没有达到这种状态,那需要去在别的事情上积累信心,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态度和加强执行力,完成的事情越多就越有成就感和信心。
有了这种发心之后,所有的困难都会被看作是财富,因为当你教给别人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有同样的困难,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一群人的问题,你提供的内容一定会十分的有价值并且可以帮助他人,这种假想并且实际的意义感是一种非常强的驱动力。
获得这样的态度之后,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之后,我们还有可能去主动的关注别人的问题,收集他们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就是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也会是一类人的痛点。
2.理论的输出
在对问题和困难有了正确的看法之后,更进一步的做一个总结,可以尝试还原我们学习特定领域问题的过程,给出一套解决方案。把方案做成视频教程,PPT教程和指南,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系统的梳理和巩固对知识的记忆和联结,同时又做到了输出价值,这些价值也会被动的增长和获得回馈。
另外,这些输出的教程或者视频文章更可以作为自己能力的凭借,因为他们就是你的产品,有些人可能羞于在众人面前 show off,但是以教为学就能带来这些附加的好处。
由此形成了知识学习的一个闭环,输入,处理,输出,回馈再输入,再处理……
专家也只是这个过程走了很多遍。
总之一句话,专注于当前遇到的困难,解决困难,抽象总结和系统梳理,你会从自己遇到的困难中获取巨大的力量,以教为学,瞬间变得耐心而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