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约十分钟的小视频,题目叫“不孝如狗”,讲的是一个儿子不侍养自己的父母亲的故事,骂这个儿子不孝,像狗一样。
什么是孝?“百度”上讲:“孝”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庭伦理关系,君主以孝治国,平民以孝持家。孔子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我们平常讲的“孝”就是在“始于事亲”这个基本层面上。可能是源于一切向“钱”看吧,当今许多人连这个基本层面都难以做到:而立不惑还啃老者有之,兄弟阋墙,推诿养老者有之,将父母赶出家门,甚至打骂父母者也有之。虽遭众人指责,但对于那些丧失了道德荣耻的人,又奈其何?
转过来说狗吧:你如果用猥琐、下贱、狗仗人势、蝇营狗苟、泥猪癞狗……骂它都不为过,但骂它们“不孝”似乎有些不公平,个人认为,狗不仅忠诚、温顺、善解人意,而且特别孝顺。
有事实为证,我家的小狗“小黄”第三胎生了独生子“崽崽”,“崽崽”断奶后被小女儿抱到单位宿舍养起来,她们几个女孩子把它视若珍宝。一年后,“崽崽”的身躯比它的妈妈大了一圈,重了两三斤。时不时伸长了脖子头朝天像狼一样“哦——哦——”地吼叫,胆子也特别大,出去溜达的时候,遇到什么“二哈”“金毛”中大型犬时,“二哈”“金毛”们的主人会告诉我的女儿:不用怕,他们的狗狗不会欺负小狗。而我的女儿笑着告诉大狗的主人:我倒不怕大狗欺负它,反而是怕这个小家伙主动攻击大狗,因为它初生牛犊不怕虎,多次立了耳朵、竖了鬃毛主动冲上去和大狗较量,甚至咬住大狗们不松口。它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弄得大狗们莫名其妙,有的甚至被吓得落荒而逃。
就是这个天不怕地不怕小崽子,偏偏在它的妈面前胆小如鼠:它们母子俩顶多分开二十多天就会见面,每次见面那个亲热劲,简直没法形容。小崽子一下车就一阵风飞进大门,不停地“汪汪汪”叫嚷着在妈妈面前撒娇,刚刚还在院子里转来转去;转眼一下子就冲进客厅,从这座沙发跳上那座沙发;一瞬间又闯进了卧室,把枕头叼起来乱甩。而小黄总是淡定的摇着尾巴,享受着儿子的亲昵。要知道,不管是在我们家里,还是在女儿宿舍,都是这个样子。
即便亲热如此,小崽子要是准备在它的妈妈碗里舔一口吃食时,这当妈妈的就会立起鬃毛,毫不客气一口“汪”过去,这时候的“崽崽”立马退到一边,俯首帖耳趴着,一动也不敢动。有时候小崽子看到它妈妈偎依在主人的怀里非常安逸时,它又试图分享一点主人的抚慰,这时候小黄也只是斜视着它,鼻子里发出一声“哼——”,小崽子随即知趣的退到一边,两耳贴在脑后,眼巴巴地望着。与在外面那副拼命三郎的样子“判若两狗”了。
回到谈“不孝如狗”这个话题上来,从我家的小黄和崽崽母子来看,狗虽然不懂孝道,但它们至少明白伦理,知道顺从。我的例子也许有些偏颇,但至少狗的一部分不会伤害自己的母亲。所以,骂那些不养双亲的男女是狗,恐怕是抬举了这些人,如果硬要和狗扯上关系,我觉得骂他“猪狗不如”“畜生不如”倒还说得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