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禅•觉醒
养生之门:从老子“无身”、庄子“无厚”,到佛法“无我”,谈养生!

养生之门:从老子“无身”、庄子“无厚”,到佛法“无我”,谈养生!

作者: 无尤堂主孙鸿伟 | 来源:发表于2020-11-17 10:51 被阅读0次

文/孙鸿伟

“养生”的前世今生

养生,一词最早出于《庄子·养生主》“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清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同年储梅夫宗丞,能养生,七十而有婴儿之色。”

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养身”与“养心”的关系

人的生命是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号称“小宇宙”,故而养生自然也是个全面缜密的系统工程,具体包括:在身心平衡方面,讲调养;在精神道德层面,讲涵养;在营养均衡方面,讲滋养;在精气神方面,则以气功、丹道养生,在动静得宜、气血调和、五脏调顺方面,就可以采取太极养生了。

对于整个生命系统来说,各个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有意义,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但不同部分也有个本末轻重,其居于核心和根本位置的就是心灵,一个人的心灵过度耽著于快乐,或执著于痛苦,这都是人生烦恼的根源,举例而言,无论是大家常说的病从口入,还是祸从口出,其根本皆是“病由心生”外现形式。故而,养生和修行界的前辈大师们常说“养生先养心”,就是千真万确的箴言!

“观自在”与“真太极”

一个人的心灵,一旦陷于烦恼缠缚且愿意寻找解脱之道,那么“观自在”,就是个不错的“解脱之法”。什么是“自在”,世间一切万有都普遍具有“被生”的属性,都不是自在,只有宇宙万有的“创生者——大道”,以及个体生命小宇宙创生者“灵性或自性”,是自在的的,是本自具足的。试作阐释如下:宇宙间一切万有,包括物质、能量、场、矿物、植物、动物等这些有形有相的被生物,都是依因缘和合而生、离散而灭,都是因它而生、因它而灭,生灭如幻,皆无刹那实在,更无恒久实在,《易经》云:“形而下者,谓之器”就是讲有形有相的器的“不自在”的世界。《易》又云:“形而上者,谓之道”,《老子》云“吾不知其谁之子…独立不改”,故而万有创生者“大道”,是不生不灭的“自在”,而这个“道”在我们的生命中就现为“灵性”或“真心自性”,也叫太极,其本来面目自然也是“自在”的。

观自在的次第

当你一旦开始将自己的兴趣和注意力转向于看清自己内心和世间的本质,可能会失去以前的钟意的快乐,比如沉溺物欲、纸醉金迷、饮食男女……并且一旦看到了人类基因中残存至今的(自丛林野蛮竞争时代,甚至更早就具备且延续至今)冷血、残暴、自私之处,可能会有灰心失望,低落沮丧,甚至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恰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停下来,要继续沿着圣人的足迹,用“闻思修”的智慧继续攀登真理真相的巅峰,当你不断的在如实的否定自己的圆满而追求更上一层楼的过程中,一旦证悟了“灵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自在本性,那么,你所见到的世界的“真实性”与“小我私我”的“实在性”刹那消融,“啪”的一下虚空也尽然粉碎。

远离“颠倒认知”,洞悉本来面目

除了至为纯净的“灵性”(自性)是真,什么心思、世界、生活…都是幻相。真证到了这个见解,深信不疑,还能好好生活,为当所为,就是“得真自在了”。总之,如我学生晓明所证悟——“不以真实而执著得失;不以虚幻而胡作非为”,如此即可,无可无不可。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真假动静偈》(节录)

「一切无有真」

这所有的一切,没有什么是真的;

「不以见于真」

是因为我们觉感知到的世界万有万相,就是我们的“心”通过感官,对变化不息的数据采集,并处理的过程而已,其本质就是虚幻的虚幻,影子的影子,都不是真的。

「若见于真者」

如果对这个不真一切,你认为是真的话;

「是见尽非真」

人生所有见解,都是颠倒谬误的。

「若能自有真」

假设能自己回光反照,见到真实自性——绝对纯净的灵性;

「离假即心真」

脱离一切的假形假相的束缚与妄念迷惑,剩下那就是形成“你的心”和“由心认知并在心里建立的世界”的“前提可能性”了,这就是真心自性了,也叫“自在”。

「自心不离假」

自己的心不离开这个坚固的以“无常为恒常”、“以虚幻世界为真实”、“以真实自性为子虚乌有”的颠倒、虚假的底层思维认知习惯,固执于此,认假为真;

「无真何处真」

就不能见到自己生命里“真心自性”,那又怎么能在心外找到真实、真理、真相,而获得灵性上的究竟圆满解脱和精神上的彻底自由解放呢?

当下,历历在目的事事物物形形色色,比以前更清晰了,思维上彻底告别了评判和随处贴“得失善恶美丑”的标签的习惯。没有喜,也没有悲,自然随缘接应得宜得体,为当所为;没有得,也没有失,自然也没有“得之亦惊,失之亦惊”的“烦恼病根”了。也就是说你的灵魂彻底康复了,并且那个康复的地方没有结痂,不会有阴雨天痛痒的遗迹。这就是《庄子》“鱼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术”的境界了。

老子说“吾之大患,在于吾有身,及吾无身吾何患之有”,庄子讲“无厚”,生命无厚,方能入纷繁复杂的红尘世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圣人之言,真实不虚,自当信受奉行!

结论:
大道唯一,人类一家,
灵性平等,净觉归元!

相关文章

  • 养生之门:从老子“无身”、庄子“无厚”,到佛法“无我”,谈养生!

    文/孙鸿伟 “养生”的前世今生 养生,一词最早出于《庄子·养生主》“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

  • 女子养生术

    中国养生专家~女儿养生美 中国养生专家认为,人0~80岁可以不生病少生病,贵在老子,庄子的养生思想 道家“重人贵生...

  • 《庄子》——内篇——养生主—1

    内 篇 养生主 【题解】 《养生主》表达了庄子重要的“养生”思想。如何养生呢?庄子从“庖丁解牛”这个故事入手,揭示...

  • 庄子(七)内篇•养生主

    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

  • 《莫之仙体》之小楷.养生主

    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庄...

  • 庄子谈养生与治国

    前文曾说到,庄子的养生之论与治国之术有着紧密的关系,庄子谈养生并不是为了延年益寿。这一点可能令人纳闷,养生不是为了...

  • 《梁冬说庄子》复盘三

    读了庄子之后,我们发现他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要自在,养生主亦然 自在最养生,自在最养命,因为,自在虽然世间罕见,...

  • 个人收藏系列其之一:庖丁

    (原文成于2015年3月,这两把刀有我家服役已四年,斩鱼无数) 《庄子·养生主》中有庖丁为梁惠王解牛,说的是以无厚...

  • 庄子的养生之道— 庄子(7) 内篇 养生主

    《庄子养生主》一篇是庄子谈养生的文章,他以“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为主线,以庖丁解牛...

  • 对自己好点儿

    见 《养生主》作者:庄子 原文: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译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养生之门:从老子“无身”、庄子“无厚”,到佛法“无我”,谈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hx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