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张讲道理的章节,稍显疲乏。我一直在想如何将书上泛泛的大道理如何运用到实际当中?知识点勾了勾,作者往往再给我们强调一种思维逻辑,像专业技能则需要配以长年累月的积累。
运营背后的客观规律:从层次感到非线性
4种不同阶段产品及运营侧重点的差异
如何结合产品业务类型规划运营路径
如何搭建一款成熟产品的运营体系
理解社区/社群的典型运营路径和逻辑
2B类(面向企业提供服务类型)的产品运营逻辑与案例
最为感兴趣点莫过于4种不同阶段产品及运营侧重点的差异
探索期产品
特征:上线时间不长,产品还在打磨,需求尚待验证,占据的市场 份额很小,
方法:
挑用户,你现有能力下能够服务的用户。
尽可能通过邀请、BD等各种手段找到一部分“活跃”、在小圈子内“有影响力”的名人领袖型用户成为你的早期种子用户,然后通过服务好他们,让他们愿意自发为你背书,传播你的产品
对你的种子用户一定要给予各种额外关注,让他们感受到,在这里做一个用户与在别的地方做一个用户的感受是显著不一样的。
通常,如果你发现你的产品用户认可度和种子用户活跃度已经很高,用户的增长速度开始显著加速的时候,你可能就已经渡过了探索。
快速增长期产品
特征:需求已得到验证,初步拥有了一定市场份额,市场上同类竞争对手大量出现,需要依靠快速增长迅速占领市场,冲出重围
核心目标:就是能够快速获得用户增长,为了尽可能快速地占领市场,在各种推广渠道、方式上,这一阶段产品往往会全面出击,甚至是实施大量补贴等 方式,力求尽快占领市场。
成熟稳定期产品
特征:市场接近饱和,产品本身已经占据了很稳固的一块市场份增长空间已经很小。
共同特点在于:高度关注用户活跃度,高度关注 商业变现路径,同时,面向用户的运营也开始全面精细化。
一款成熟稳定期的产品,理论上会进入一个全面的精细运营期——针对不同的产品模块,不同类型的用户,都应该会有专门的运营人员去负责,给用户提供相应服务和信息。
同时,这一阶段的运营工作,总体上会以品牌形象的树立、用户活跃度和商业变现三大方向为导向。
衰退期产品
特征:替代产品出现,用户开始批量流失,转移到替代产品
运营重点,往往是老用户的维系和生命周期,不找到新的爆破点,貌似已经无力回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48304/5469c1c981db9980.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