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品汪眼中的「运营之光」

作者: 性感瓶底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2-11 00:31 被阅读227次

最近读到了黄有璨老师的「运营之光」,感觉非常爽,他将「运营」这个模糊的概念系统化,从实践的角度对「运营」的逻辑、技能、核心方法进行了总结。最近这书一直放手边做运营的工具书来用。

俗话说,一个不懂技术的运营不是一个好产品,希望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在黄有璨老师书中学到的知识,试图说明下一个产品人眼中的「运营之光」是什么样的。也为了那句深深触动我的话,“是什么曾经拯救过你,你最好就用它来更好地拯救这个世界”。

先上个图,思路大概是这样

「运营之光」脑图

1、什么是运营?

我理解的运营,是为了帮助产品和用户之间更好的建立起联系而使用的一切干预手段。其中包括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

内容运营,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围绕着内容「生产」和「消费」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持续提升和内容有关的各项数据。比如内容数量、内容浏览量、内容互动数、内容传播数,内容二次消费比例等。

比如最近负责的一款内容类的产品,有许多内容运营的方面需要思考,作为订阅类PGC的产品,内容基础属性繁杂(图片、视频、VR、FM),内容如何展现(专题?列表?频道?订阅?),如何做用户更喜欢看的内容(大尺度?多元化?内容选题如何借势热点和人物?),现有内容如何能够更容易更高效的被用户所消费,产品形态是否有必要引导用户与内容进行互动甚至传播内容等等。

用户运营,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围绕用户的新增、留存、活跃、传播以及用户之间的价值供给关系建立起来的循环。具体落实到数据上就是日活、月活、留存率、核心用户数(完成核心动作的用户)、用户停留时间等等。

比如最近遇到的问题,产品留存率低,用户总量上不去,日活趋于稳定,需要用产品功能上的拓展(基于产品定位)帮助产品冲破引入期到从成长期的临界点。那落到实际应该做什么,开源节流。开源,用户从哪儿来(微博?豆瓣?广告?合作?现有用户传播?);节流,分析数据,用户流失的点在哪里,现有积分体系是否能够刺激到用户?如何召回(短信?push?)。

活动运营,它核心要解决的是围绕一系列的活动策划、资源确认、宣传推广、效果评估等一些列全流程的项目推进、进度管理和执行落地。但是单独把活动运营单独拎出来作为一个职位的公司不多,我的上上家公司,国内著名APM公司,貌似活动运营是单独有人负责的,因为活动确实多,各种沙龙。

产品运营,它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时通过一系列各种各样的手段(活动策划、内部资源拓展、优化产品方案、内容组织等)去拉升产品的特定数据。最简单粗暴的例子,为了拉升产品中评论的数量和活跃,采用做任务的方式,用户每天评论3条以上可以活动XX个虚拟币。

比如最近在思考,一个内容类的产品如何设计玩法可以让用户增加访问深度。加强相关内容推荐?再来一瓶?

其他的特定岗位运营就不一一说明了,提一句邪门歪道运营,它指的是刷榜、刷量、伤害用户体验的方法进行运营,慎重。

2、为什么做运营

运营和产品经理一样,这个岗位从最开始的模糊,到后来的清晰,我觉得一方面来源于社会化分工带来的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是职位的专业性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价值构成发生变化时体现出了它的价值。

举个例子:以前我们买手机,比如我家那种四线小城,买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或Nokia(抗摔甚至能防弹)时,主要关注点两个方面,一、功能,能打电话,二、颜色、样式、是否彩铃、是否彩屏。这样的产品功能和体验组成了它的核心价值。

再看小米手机、锤子手机,我们购买的时候除了功能和样子之外,我们很大程度是冲着「为发烧而生」和「情怀」而去的。这时候产品的价值就等于功能 + 体验 + 用户参与价值。这份用户参与的价值可以为你带来远超出产品本身生产价格之外的很多东西,比如对品牌的认可,在产品生态中的参与度等等。

我认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品和运营职能的细化,使得它们的价值才更加凸显出来,以前他们可能叫网页编辑、网站策划。

3、怎么做运营

我做为一个产品,谈怎么做运营大多是空谈,写出来的也都是那种说的都对但是没什么用的话,并不能立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但是在工作和学习「运营之光」的过程中,有一种产品和运营在向上抽象的时候都是一个套路的感觉。

他们都是在寻找一个可以良性循环的闭环,在循环中不停的优化自己的各个方面,就像进化。

产品:产品策略--》产品功能--》功能实现--》收集数据--》调整战略--》产品功能......

运营:运营策略--》分解指标--》执行落地--》监测数据--》调整策略--》分解指标......

套路都是这么个套路,关键在于执行过程中对大局观以及对细节的把控,一点敷衍、一点的莽撞都可能造成蝴蝶效应。

举个大局观的例子,一个产品准备发展成社区,一般社区准备从无到有的建立成熟起来,必经之路有几个关键的节点:1、创建和初始化,2、信任感和价值的确立,3、去中心化,4、社区自生长。

当一个产品或是运营,在建立社区的过程中,初始化和信任都建立起来了,但是在去中心化的时候发现始终效果不好,用户之间互动非常弱,咋看设社区产品都有股媒体味儿。如果这时候产品或是运营至针对这个问题头痛医头,或者KPI就是去中心化,那么产品和运营可能会做出畸形的动作来拉升这部分的互动,比如把互动做成任务形式,比如用运营活动,随机抽取互相评论的用户送50元话费等等。这时候如果没有大局观,没发现产品的属性根本不具备成为社区的土壤,那么无论工作多努力,加班到多晚,也只是在努力加班加点的浪费公司资源。这时候其实需要的是调整方向,多对多互动不行,一对多是否可以呢?产品是否可以进化成另一种形态?商业逻辑能否在这种形态下成立?

怎么做运营呢?怎么做产品呢? 看清远方,脚踏实地,唯有爱与用户不可辜负。这段貌似又是空话,不过希望你能喜欢。

先写这么多,一个产品汪对运营知识持续学习中,希望能用产品的视角去寻找运营背后的规律。

相关文章

  • 一个产品汪眼中的「运营之光」

    最近读到了黄有璨老师的「运营之光」,感觉非常爽,他将「运营」这个模糊的概念系统化,从实践的角度对「运营」的逻辑、技...

  • 内容运营到底怎么做?

    从《运营之光》+《从零开始做运营》看大牛眼中的内容运营。 《运营之光》+《从零开始做运营》中我从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 2018-02-28:第4篇-关于建立思维模式

    在黄有璨《运营之光》第2章第6节:《我眼中的4个关键性“运营思维”》中阐述了一段有启发意义的话: 一个优秀的产品经...

  • 赋予灵魂|将产品的核心价值传递给用户

    运营之光 | 如何将产品的核心价值传递给用户 《运营之光》金句: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将是运营驱动。 ■核心书摘 《运...

  • 关于《运营之光》读书小组的各种总结

    关键词:总结、反省、感谢 1、《运营之光》总结 整体来说,《运营之光》是一本不错的书,对于一个产品人而言,确实能够...

  • 01/99 运营之光 手记01

    产品方向和产品形态决定运营的思路,反过来,又需要运营根据用户反馈和运营需求来决定产品的调整和迭代——《运营之光》 ...

  • “小白”眼中的运营之光

    前言 有人说:生而为人,有三种痛苦:匮乏、无聊、焦虑;现在受的苦,都是还当年没有好好学习的债; 午夜梦回,深以为然...

  • [转载]成为产品汪的必经途径

    与运营喵相爱相杀的产品汪,一直是一个热门行业,但是成为产品汪的道路并不顺畅,而作为一只产品汪,保持持续的学习是并不...

  • 《运营之光》老黄

    #读书#2019-08-07 书摘|《运营之光》老黄&产品、用户、活动 产品运营,其实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一系列各...

  • 商户运营体系摸索及落地

    前言 运营是个很泛的概念,有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以及产品运营等,看过运营之光的同学可能还会接触过更多的运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产品汪眼中的「运营之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rg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