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有斋
诸葛亮“好为《梁甫吟》”

诸葛亮“好为《梁甫吟》”

作者: 十月冬阳 | 来源:发表于2020-06-15 07:43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360图片 图片来源:360图片

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里有一句话:“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梁父,也写做“梁甫”,是泰山下一座小山的名字。“梁甫吟”,乐府曲调名。采用“梁甫吟”的曲调写出的诗,则为乐府诗。“好为梁甫吟”的“为”应为“吟唱”的意思,因为乐府诗是可以吟唱的,那么诸葛亮“好为梁甫吟”的意思即为诸葛亮隐居躬耕的时候,经常吟唱一首名为“梁甫吟”的乐府诗歌。一个人经常吟唱一首诗歌,说明这首诗歌里一定有什么东西触动了他内心深处最隐秘的、难为外人道的情愫,那么解读这首诗歌便是理解此人此时此地思想感情的一把钥匙。

《梁甫吟》全诗内容如下: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纍纍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此诗里包藏着一个“二桃杀三士”的悲剧故事,这个故事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的记载,说是春秋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个勇士:田开疆、公孙接和古冶子,三人对国相晏婴不太尊重,晏婴向齐景公进谏,说齐景公蓄养的勇士“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晏子的谏言当然是替齐景公的江山社稷考虑的,而且晏子向来是替国家的长治久安考虑的,齐景公接受了晏子的谏言,并按照晏子的计谋开始实施除掉三位勇士的计划。他拿出两个桃子,让三位勇士陈述自己的勇武和功劳,公孙接说自己曾经徒手搏杀野猪和老虎,该吃一个桃子;田开疆说自己曾经两次在战场上杀退敌军,功劳很大,应该吃一个桃子;轮到古冶子的时候,已经没有桃子了,古冶子很悲愤,说自己曾经和国君一起渡河,河里的大鼋将国君马车上的马拖入河中,他奋勇和大鼋激战,救了国君的命,他是最勇武,功劳最大的,你们两个反而把桃子拿走了。公孙接和田开疆很羞愧,自杀而死;古冶子也很羞愧,也自杀而死。

这个故事其实是野史传说性质的故事,传奇性很强,但流传很广。青年时期隐居躬耕的诸葛亮有感于“二桃杀三士”的故事,经常吟唱《梁甫吟》,他对故事中勇而被杀的“三士”及为国君出谋划策轻而易举杀掉“三士”的国相晏子各是一种什么态度呢?有人说,诸葛亮希望自己能像晏子一样“运筹帷幄之中”,做一个能辅弼君主的贤相。有没有道理,有,诸葛亮的出仕理想确实如此,但里面的“谗言”两个字怎么理解呢,恐怕对这个事件,诸葛亮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对诸葛亮这种复杂的感情,因没有明确的记载,所有的解读都是揣测。


但关于“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其他人的态度则比较明朗。比如,李白是痛恨谗言的,他的《梁甫吟》有言:“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他的《惧谗》诗有言:“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是同情“三士”的,他的《戊辰七月应召赴阙车中言怀十首》之二:“长吟颇惜齐三士,抚卷谁知鲁二生。”吴伟业则认为士人应该善于保全自己,及时功成身退,其《桃核船》诗言:“三士漫成齐相计,五湖好载越姝行。”感慨“三士”竟然中了齐相晏子的计谋,不像范蠡那样带着美丽的西施泛舟五湖。元代诗人杨维桢的《梁父吟》则感慨诸葛亮的遭际:“所以梁父吟,感叹长笑翁。吁嗟长笑翁,相汉起伏龙。关张比疆冶,将相俱和同。上帝弃炎祚,将星堕营中。抱膝和梁父,梁父生悲风。”说关羽、张飞是和田开疆、古冶子一样的勇士,所幸诸葛亮和关、张能够同心协力,但诸葛亮的出仕理想最终也没能实现,实在让人悲慨不已。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炎平理解得比较深入和透彻,他说:“诸葛亮《梁甫吟》之所寄寓,一为士之道,一为相之体。盖士之处世,志在行道,而又不能无禄,故进退出处颇费斟酌,亦甚难处理适当。而牢笼制驭之术,即‘二桃杀三士’之类。士惟淡泊可以免祸,亦惟淡泊可以全节。至于为相,当为国惜才,尽其器用,开诚布公,集思广益。故诸葛亮‘好为《梁甫吟》’,盖悲士之立身处世之不易,讽为相之不仁也。此乃诸葛亮遍观古今之士道与治道,有所感慨而作。其在乱世,能如此读史并观世,是其器识甚远大,而立身甚崇高也。

从诸葛亮后来的立身行事上来看,诸葛亮早年吟《梁甫吟》之时,确实在思考“士之道”与“相之体”两大人生难题。对“士之道”,诸葛亮以“隐居择主”和“淡泊宁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践行。对“相之体”,诸葛亮也尽量做到“仁”,尽管他曾弹劾“李严”和“廖立”,但因出于公心,李严和廖立对诸葛亮并不怨恨。对杀“刘封”及“魏延”之事,虽然当代人会挑剔、会遗憾,但对于身处“家天下”的时代、身受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身受刘备“托孤”之重的诸葛亮来说,则是不得已的选择。即便在对待关羽的问题上,诸葛亮也是非常小心谨慎地处理问题,据《三国志·蜀志·张飞传》记载,虽然关羽、张飞号称勇不可挡的“万人敌”,但性格上的缺陷也非常明显:“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即关羽对手下士卒态度极好,但对同僚则态度傲慢;张飞对待同僚比较恭敬,但对手下士卒则极不客气。关羽失荆州、张飞被杀都与二人的性格缺陷密切相关。《三国志·蜀志·关羽传》里讲到一件事情,关羽听说马超投降,写信给诸葛亮,让诸葛亮给他们排个高低,诸葛亮深知关羽心高气傲,只好说:“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意思是,马超和张飞是一个档次的,就像刘邦手下的黥布、彭越一样,而关羽“绝伦逸群”,绝对在其他人之上,关羽看了以后很高兴。现代人可能觉得诸葛亮是在“和稀泥”,其实关羽等“五虎上将”是很难节制的,性格上的缺陷非常致命且难以改正。蜀汉人才本就寥寥,诸葛亮尽量调和武将之间、文臣和武将之间的关系,争取人尽其用,已经是勉为其难了。

诸葛亮尽管“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也应该算作“贤相”了吧。


相关文章

  • 一天读一首唐诗:梁甫吟

    把《梁甫吟》读一遍,《梁甫吟》是古乐府,楚曲调,传说诸葛亮耕躬隆中,好《梁甫吟》,李白的《梁甫吟》是根据诸葛亮的诗...

  • 诸葛亮“好为《梁甫吟》”

    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里有一句话:“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梁父,也写做“梁甫”,是泰山下一座小山的名字...

  • 《梁父吟》

    《梁父吟》出自徐寿《隆中对》中“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梁父吟》相传是诸葛亮所做,辞中写道:“步出...

  • ID669、ID670、ID671、ID672《世说新语》人物定

    原文: 5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①。《蜀志》日:“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客于荆州,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长八尺...

  • 2020-08-28

    诸葛亮在未出茅庐之时,便知天下三分。称其隆中对。亮躬耕垅亩,却以管仲、乐毅自比,且好为《梁父吟》,为何好为《梁父吟...

  • 新《梁甫吟》(原创七绝)

    品读《梁甫吟》有感 乱世才情多祸难,不如俗客寄昏生。 陆机杜甫明珠暗,梁甫诸葛吟幸成。 梁甫吟 魏晋·陆机 玉衡固...

  • 梁甫吟

    李翔二十八岁这一年的中元节的晌午,灰蒙蒙的天空密布着乌云,像午后贪睡的杂交狗。整个心香街像似罩在了蒸笼里,溽热的空...

  • 【梁甫吟】

    刀笔藏大勇, 坯身作瑶琴。 泛舟山海间, 不遇三知人。 将进酒,独杯夜饮黄粱梦; 梁甫吟,散发直面翘楚魂。 一入孔...

  • 梁甫吟

    南阳梁父吟,当初到如今。 颂过千万遍,依然绕我心。 英雄不报本,枉作世上人。 闲游淮阴市,惭愧韩王孙。

  • 梁甫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诸葛亮“好为《梁甫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oq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