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婚姻育儿
贩卖的教育焦虑到底来自哪?

贩卖的教育焦虑到底来自哪?

作者: 黑远智is白菜帮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8-09 14:00 被阅读136次

    这两天火了一篇文章《今天不逼孩子72变,日后谁代他承受81难》,里面的内容大概看了一下,大致认同……的确不能散养孩子,有时候需要逼一逼……

    后来紧接而来的抨击文章说它在贩卖焦虑,增强了本就焦虑的父母的焦虑,无疑间接的“屠杀”了孩子的心灵……里面的内容,我觉得也对。

    俩都对?不矛盾……公众号的文章,首先是给谁看的问题。你对一个散养、佛系的家长,自然要告诉他孩子一定要逼一逼,用词强烈一些,自然就少了“客观正确”的意味。但另一个群体,尤其是那些看到过孩子“被逼到受伤”的人们来说,这篇自然也就成了抨击的对象……公众号的写作一直如此,diss来,diss去的倒也是个日常状态。

    只不过今天看到“贩卖焦虑”一词,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一篇贩卖焦虑的文章背后,一定有一个可行的前提,这个前提是什么呢?——“家长”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敏感的体质(容易焦虑)。那些贩卖焦虑的文章,无非是在唤起本就敏感并埋藏在心里的担心而已。

    如果一篇文章写道:你的外表会决定你一辈子的80%,什么人会担心?

    丑人么?不,它会diss这篇文章。真正开始担心的,一定是那千百万不确定自己丑不丑或者担心自己丑的那群人……教育上的焦虑也大多来自于“我想让孩子好,但我不确定这样好不好”的那群家长。这群人占多少?刨去正态分布的两头,估计剩下都是……包括我自己……

    来自网络

    #教育的焦虑来自于哪?

    不只是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也一样,只要教育,就一定会纠结,纠结的原因就在与不确定,虽然这种不确定在一定程度上被专业理论和知识所减少,但最后一定还会有一些……而这些就是勾起老师、家长焦虑的“基础”。

    (一)没有标准答案

    教育是对人的一门艺术,而只要用艺术形容了,通常都没有一定之规。每当我看到《利用这三招,帮孩子xxxx》或者《这样说话,让孩子爱上学习》类似这样标题的文章,通常我是不咋看的,原因只有一个——人都不一样。

    作为一个当过几年班主任的人来说,回想当时的生活,与每个学生的互动模式都太一样,有些孩子可以被调侃,有些孩子面对调侃反而心理不舒服,有些不逼一逼就是不行,有些则得用更多“夸”的方式……而且这种模式,也是在不断试错中慢慢形成的……见了十几波毕业生的老师,都没敢说总结出1.2.3对孩子一定有效的方法,原因还是那个,人都不一样。

    小时候,我们都是按着标准答案被判断的,对错好坏萦绕在耳边,因此长大了,遇到问题时,如果我们感觉自己能想到的解决方法并不是预期的“标准答案”,常常我们就会对自己说:“我不会”。

    “孩子缺少自信怎么办?”

    “不知道,似乎能想到的方法都不好使”

    “人家孩子怎么那么自信呢?”

    “肯定还是我的教育方法不对……可我哪知道有什么好方法啊……”

    这段内心独白的背后,反映了反而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方法,这个方法不是没有,而是我不知道……

    找不到答案=我不会,这个公式给我们带来的一个暗示就是——我还不够好。我不够好自然就影响了教育,影响了孩子……于是到处取经、到处学习……殊不知,学习的越多,看到问题也自然越多,于是就开始了无穷无尽的焦急和担心……

    教育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也就是说,每个教育面对的问题不可能有完美的解决方法,如果想不到完美方法,就认为没方法,那样带来的焦虑,恐怕就是自己找的了。

    分享一个老故事:一个学生,我用哄、骂、激励、惩罚、谈心、家访所有方法,都没能让她有哪怕任何方面的一些明显变化……但最后毕业时,他给我写了一封信,里面一直说感谢我没有放弃她……

    这个有用么?没用?

    不严谨的说:教育可能不像一道算术题只有对错之分,它更像是一个论述题,没经过训练的前提下,我们都不可能按着给分点去答,但是我们为了解释那个问题,也会尽可能多的思考和写下不少的内容……但如果因为不知道给分点,就不去答题……结果只能是一分也没有。


    来自网络

    (二)充满了度的要求

    一次咨询中(学龄前的孩子),我说道:“其实喂个饭、帮着擦个脸等等养育的行为,都是在帮家长跟孩子有一个连接。”

    于是爸爸说:“我们从他很小,就绝对不给他喂饭什么的了,就是为了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吃的慢了饿了都是他自己的事,按您这么说,我们反而不对咯?”

    “也不是,但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一些跟父母依恋方面的问题,我建议可以加一点这些。生活中的事儿少管的确是帮孩子练自理能力,但如果孩子有些事觉得太难了,感到受挫后父母还是不管,时间长了孩子也就不找爸妈了……balabala……所以还是一个度的问题。”

    “呵!那心理学还真是中庸啊!”(被嘲讽)……

    跟上一点有些类似,很多人都希望教育有个标准的答案,重点是很多人还希望这个答案是“是、否”这样的判断题,或者是“A/B/C/D”的选择题……

    对孩子该严格要求?还是充分尊重孩子?这两个事摆出来很多人都会说看情况、因情况而异……但如果文章写出来,告诉你因人而异,就没人看了……所以他们通常都会选择一种……久而久之,似乎教育的文章都变成了一个选择和判断的答案详解……教育之所以难,就难在一个度上……这个度导致了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那个度,只能无限的去尝试接近那个最合适的状态。

    不仅如此,这个最合适的状态可能也是取舍得来的。宽容会在情感上给孩子更多,但的确有些知识、能力的掌握就会慢一些,严格让孩子办事的能力大增,但关注人以及人的情感的学习自然就会减少……你的取舍是什么呢?这个度可能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因为我们最开始就是想两个都要!抱着“完美”的期待去教育,只会让那个本来能找到的“度”也找不到,于是更加的陷入焦虑和彷徨……

    当然,也许我们并没有期待孩子将来可以“完美”,但是我们没有明确期待……没有明确期待的结果不是没有期待,而是少了什么都会担心……这种担心来自人“损失厌恶”的本能,因为我们不看着得到什么的时候,自然就会去担心“失去什么”。看到已经得到和想要得到的那部分,也许会更容易找到那个传说中的“度”。


    来自网络

    3.没有及时反馈机制,需要有经历和知识垫底儿

    讲座上,一个老师解释了一下学生为什么不爱学习而爱打游戏——因为游戏有及时且明确的奖励方式……每天做十道题,你不确定最后分会是多少,即使提高了,你也不确定知道是因为题量、还是做题方法,还是选题带来的这个成绩的提高……

    按这个逻辑,教育更夸张了——学习好歹还有个期中期末考试……教育效果有固定时间能看到?学习好歹有个标准化试卷……教育孩子最后怎么就叫成功了?谁评价?爸妈,孩子自己,还是社会标准?……

    这一系列问题似乎成了一个焦虑的绝对来源。如果我们能多一些专业知识、以及一些教育的经历,用经验结合知识,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担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总得找个什么理论依据、政策依据……虽然不代表它绝对正确,但做的事情找到了一个比较科学的依据和方向,反而把用来焦虑的精力放在更加合适的地方。

    (顺便吐槽一句)从这个角度讲,一个没有当过妈妈但是交过几年书的老师,的确比一个带过优秀孩子的妈妈会更有教育上的发言权,但很可惜,社会往往是反着认为的……似乎把一个孩子成功带大的人,才能知道什么好,什么坏……但就是这种认识,反而加大了这种没有反馈机制的焦虑——因为我们作为父母,都没带大过一个孩子……究其根源,还是认为教育靠的是经验,而不是专业。理论往往是高高在上,没有经验不可能理解理论,但我们也不能用理论解释经验后去仅仅的推崇经验……

    还是那道论述题:正规试卷都会有给分点(标准答案的几条,提及就给分),那几个给分点就像是理论。一个满分的答案里面一定都答到了,但是我们讲评试卷以及再答题的时候,也肯定是学习得分点,也不是那个满分的答案。


    来自网络

    #乱数一下带来焦虑的不合理信念

    之前写的那几点焦虑的源头,有其客观性,也有一些主观性的内容,客观的不确定我们无法避免,只能学会拥抱、接纳它,但自我一些信念上的不合理,则需要我们去觉察和调整。

    1.一定有答案&我不会代表我不够好

    第一条里提到过,很多人认为处理教育的问题一定有一个答案,但真的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么?如果每个人答案都不一样,那个答案还算是答案么?

    因为找不到答案,不是没有答案,而是我不知道——有这样想法的一群人里,又进而衍生出了另一个想法:我不知道答案,是因为我不够好(至少是教育孩子上)。两个想法连在一起……有焦急又自责的继续面对每一个孩子……知识焦虑恐怕也是这么出来的~

    2.我一定要做点什么……

    孩子成长一定会出问题,出了问题一定要解决么?以前文章里看过一种病的分类,叫医源病,实际上是去了医院带来的那一串的病症……有些事随着孩子发展自然会解决,而非要自己做点什么的后果,只有可能是做什么都错……然后参照第一条……那什么是对的呀?开始思考,然后焦虑……

    另外,“做点什么”,一定是外显的行为么?有时候忍住不说话,假装没看到……也是一种教育,但这个天不知地不知孩子不知只有你自己知道……

    来自网络

    3.“最好”=“必须”

    这个应该不仅仅是教育上的焦虑,很多方面的焦虑背后都是把“最好”和“必须”画上了等号……这里的“最好”是一种高标准的期待。焦虑的人往往只有一个标准,只要低于标准就一定是不好……举个栗子:我们家孩子“最好”是能够独立完成作业,我们家孩子“最好”是不玩游戏,我们家孩子“最好”是把拼音都学会……这是我们高标准的期待,但是孩子回家得父母盯着才去写作业,真的就是不好的?一周玩个两三个小时的电脑,这个事就必须要解决?

    面对孩子很多类似的问题,当我们的期待和问题没有区分清楚时,当我们只有一条标准时,孩子可能即使觉得变好了些,我们也不会觉得他达标了,而之后的事可想而知……而大人这边呢,如果没有达到高标就是不合格,那教育也会变成一件极难的事情,随之而来的,先是着急……然后愤怒……紧接着就是无力解决之后的绝望……等缓过来了继续着急,愤怒,绝望……

    4.孩子不好,我的错……

    虽然家长都需要肩负起孩子的教育,但是在出现问题时,最好还是不要以这样的方式追责……毕竟我们再怎么调整教育,孩子依旧会长成像“爸爸”或者“妈妈”这样的人……只要是人,一定就会有不完美,不完美,意味着一定会有问题……

    如果我们把孩子出现的问题,都归咎于自己的过错,在“改错”之前,“认错”也会变成一道屏障,毕竟人们对于自己不好这种事,都有一种本能的“回避和拒绝”。

    常见的例子:为啥班主任找家长说孩子在学校的问题,不少家长就会顶着回应,或者不相信?“如果孩子不好,是家长的错”这个逻辑成立的话,如果我轻易承认孩子的这些问题,那就是我的错了?当然,也会有“孩子一定没问题,只需要等等”这样回避的方式来避免自责……孩子的事我有责任解决,但不一定是我的错,这俩得区分清楚,才能更加积极的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坎坷……


    一篇议论文活活让我写成了“散”文……

    我理解哪些贩卖焦虑的文章,甚至也不反感,但也并不是认同那些贩卖焦虑的文章(况且贩卖焦虑也是每个人的看法而已),不过这种文章每天都有,每天都在……既然我们不能控制刺激源头,我们还不能控制刺激后的反应么?关注并调整自己,才是更好的辨别和应对的第一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贩卖的教育焦虑到底来自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ot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