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生,考试是生活之重任,作为男人,或者是女人也是情感的缔造者与纠缠者。所以大学的两重山脉的跨越大体只有这样。
我是生活的一粒纤尘,微不足道。可是我把微不足道一直在放大,扩展到别人的生活里。
那么渐渐地你的脚下踏过的是一汪汪的泥泞。我总觉得我的感情的支撑点是那么虚无缥缈,如蚊蠓扇翅似翎羽颤动。
而自己是在虚拟的世界里独来独往间或以自己丰富的思想去徜徉。徜徉的距离很短,只在那间废旧的厂房,酒店和校园之间展开。
期间,我扮演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角色,有尾随着、偷窥者、嫉妒者、还有孤独者。时间并不是很长,那家酒店就再也没有云静的影子。
我在期待有一段为期半个月的实习课。这一段时间真的就是珍贵的金子,更像是一段鲜明的生命在延续。
云静和方化其实很早就认识了。在老图书馆的六楼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杂志。云静悠闲的日子很多,她除了看电影,看书,和逛街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到读杂志。
而我的读书位置也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我是在一次的偶然的时候看到了她在这里,这样我就武断的认为她应该经常来这里。因此,在新图书馆和老图书馆之间我成了一个忙碌者。
第一时间先去老图书馆到她经常呆的地方附近。我的行为从理论上分析不可以暴露。为什么要这样鬼鬼祟祟的呢?我也说不清楚。
也许我对这样的方式很享受。还有一个念想是确定无疑的我想了解她。即使表现上显出龌龊的迹象,但终归出发点是可优的。云静站在书架前捧着一本厚厚的《十月周刊》有滋有味的读着。
她阅读的速度很快,纸张被迅速翻过去发出单调的吃啦吃啦的响声。
在第二个书架边,一个弯着腰,手不停的在卷帙浩繁的书堆里搬弄的人就是方化。
他显得很焦躁。他好像在寻找一本书,情急之下把书架震得嘡啷响。
几个在旁边读书的人不时地投来鄙夷的目光,希望能用眼神得以威慑。整个书架把方化遮掩的无影无踪,他对周围投来的愠怒之光无法给与回应。
静静的图书馆被方化制造的喧豗声搅扰的让人心烦意躁。有一个学生难以忍受此种痛苦,起身收拾书本扬长而去。
其他的人见方化无动于衷也就能忍则忍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我处于一个可称为潜伏佳境的地方,一半身体被大理石遮挡着。伏案,支颐而观。
方化从第一个书架与隔壁之间的缝隙挤了过去。连带着书架被他敦实的身体推搡的呻吟了几声。云静这个时候依然沉浸文学的魔掌之中。
当她被方化粗鲁的撞了一个趔趄,她才从痴迷中回过神来。她只是对方化莞尔一笑。然后将书刊放回原来的位置。
“不好意思。”方化抱歉的说。
“没关系。”
多么轻描淡写的一幕。云静看到方化火急火燎的模样就耐不住好奇的心。她在心里思忖了片刻,然后随心的问了起来。
他们聊得很投机,都是文学方面的东西,再后来话题就生根发芽,深入到班级、宿舍、生活、爱好、姓名。云静似乎毫无避讳就遇到了久别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