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为什么会拿着画笔画画呢?这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必然的。因为儿童要把客观现实吸收到自己主体自发的同化作用。这是模仿顺应作用的一种准备,绘画表象和内在表象直接来源于模仿,它们之间存在无数相互影响。
孩子在1岁半岁左右拿起画笔在纸上画画,这时候的他们没有意识画任何东西,会感觉很惊奇,为什么在纸上会有这些东西出现?这时候的儿童只是拿着笔在纸上乱画,手部的动作单一,重复。
吕凯认为八、九岁以前的儿童描绘在意图上主要是现实主义,为什么?儿童开始描绘他所知道的一个人或者一件物体比他能描绘实际看到的人或者物体早得多。这句话里差别是“知道的”“实际看到的”,儿童难道不是看到一个人后有了印象才知道这个人的吗?
绘画的现实主义经历着各种不同阶段:1、吕凯的“潦草的现实主义”;2、不及格的现实主义。譬如幼小儿童初期绘画中“蝌蚪人”的阶段,这是在3——4岁的阶段,孩子在体验画画带来的快乐,大人要有意识地和孩子进行互动。当然,如果遇到一个不喜欢拿笔画画的孩子,怎么办呢?4——5岁的儿童内心的意识越来越能够控制手的动作,孩子能画出感兴趣的事物,譬如变形金刚,当然还会是杂乱无章的绘画,如果没有认真听孩子说,大人会认为孩子在乱扯。3、“理智的现实主义”阶段。这大概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呢?只描绘原型,不考虑视觉透视。在绘画时会更加注重色彩吗?4、“视觉性的现实主义”大概在八九岁出现。这阶段的描绘从特定的透视看到一面,另一面看不到,也就是还看不到整体。
吕凯为什么要把绘画划分为几个阶段呢?具有两个价值:1、对于心理表象的研究提供可贵的启示,接近于概念化的定律,也就是儿童心理表象趋向逻辑思维。2、还证明这和儿童自发性几何学有显著的共同性。
从儿童的绘画还可以知道儿童的空间直觉发展。儿童最早的空间直觉是地形学。四岁儿童可以画出封闭的曲线图形。
满了七八岁的儿童,随着拓扑学的直觉,出现几何学的概念,除了能够显现绘画中“视觉性的现实主义”的两种主要观点外,儿童还能根据看到的物体,绘制位 于儿童右侧或者对面看到的物体。
在这个年龄阶段里,大人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经常和孩子玩数学游戏,帮助孩子建立空间概念。在儿童原有的认知结构里,帮助儿童创造和发明新观念,儿童需要真实的游戏操作活动,才会有真正的发明和创造。不能直接灌输给儿童某个机械的公式。
对于儿童来说,绘画不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而是蕴含着儿童思维发展的秘密,借助绘画可以看到儿童空间发展的成熟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