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
做好向上管理,从管理学角度来看《红楼梦》之王熙凤

做好向上管理,从管理学角度来看《红楼梦》之王熙凤

作者: 那么安静的一只猫 | 来源:发表于2022-09-01 12:24 被阅读0次

今天有时间,继续聊我最喜欢的书——《红楼梦》中我很喜欢的人物之一:王熙凤。

抛开情情爱爱,王熙凤实在是巾帼英雄,很有魄力,有很有作为的管理者,短短的时间就把贾琏的风头压下去了,姑且不论她的手段是否高明,我们先来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贾母生了贾赦和贾政两个儿子,但是当家的不是大儿子,而是小儿子,当然从人品、才学上来说,可能确实是贾政略胜一筹。至于如何造成了这样的局面,我们先不去探究,或许是家教的问题,或许是秉性的问题,好色的贾赦自然难以入贾母的眼,贾政娶了四大家族王家的王夫人,然后贾赦的儿子贾琏娶了王夫人的内侄女,也就是王夫人兄弟的女儿,这样贾家和王家就算是彻底地绑在了一起。

王夫人虽然当家,但是她一心向佛,实际管事的就是她这个年纪不到二十的内侄女——王熙凤。

贾府实际权利人当然是贾母,她是老祖宗,无论见识、手段、才干自然是第一把交椅,年纪大了自然让儿女去管家。前面说了王夫人生了贾珠,可惜年纪不大就死了,生了贵妃元春,然后生了贾宝玉,从开枝散叶上来说,贾政这一门也强过贾赦。王夫人是如何将权力交给王熙凤,又是如何取得了贾母的首肯,毕竟王熙凤的老公是贾琏,是贾赦的儿子,婆婆是邢夫人,名正言顺应该是邢夫人当家。 这些历史原因都无法详细探究。

但是从王熙凤管家后,她的杀伐决断,讨董事长——贾母的欢心这块,那绝对远胜王夫人。

比如林黛玉刚进贾府,王熙凤一出场的说辞: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倒像嫡亲的孙女……夸了黛玉,也顺便夸了四春,天衣无缝,实在是戳心。一直不明白在众人均围着黛玉说些迎接的话的时候,王夫人一句:月钱放了不曾?这句如此不合时宜,到底是什么心态?什么居心。“早放了.”怨不得王夫人不得贾母的喜欢,最疼爱的不幸亡故的女儿的孩子原道而来,十几年不见面的场合,问这句究竟是标明这里我当家,还是说别太兴头上了,我还在呢?!

关于衣服料子,也是说早备下了,请太太过目就送给林妹妹裁衣裳。这一个细节,让两位领导都窝心,直接领导觉得她有预判,想得周到,同时给与到位的尊重,大领导贾母也是感觉细节处理得好,更加放心地授权。

至于抄检大观园。也是既有底线,也没有越位。王夫人受人挑唆,抄检大观园,王熙凤心里并不认同,表达了建议后,领导执意要做,也妥妥地配合。 只是在细节上注意照顾比如探春、林妹妹的感受,尤其提出不能抄检亲戚的。这一个细节也是处理得很巧妙。

还有公公要讨鸳鸯做小老婆,面对糊涂婆婆,她说的话是天衣无缝,同时时机把握得也是恰到好处。让人拍案叫绝。 这要是现代,得是多厉害的一个总经理。

当然,处理刘守备的婚事、以及尤二姐等,未免过于狠辣,这个是后话。这篇只是讲一讲,向上管理。

王熙凤妥妥地抓住了贾母的核心利益——贾宝玉和林黛玉,这是她的心肝肉。同时也要晨昏定省去向直接上级汇报工作。对于老妈妈们,杀鸡骇猴,以儆效尤,令行禁止。同时还有个很能协调圆融处理的助理——平儿,恩威并施,多管齐下。所以在王熙凤的管辖下,贾府索然逐渐败落,也依然保持了比较好的体面。

当时从管理的角度,也有不少的不足,比如邢夫人。比如过于严苛,比如收受贿赂等等。

瑕不掩瑜吧,人无完人,这个年纪,真的是了不起的管理人才,对了,她还不识字,真不知道她的管理知识都从哪里学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好向上管理,从管理学角度来看《红楼梦》之王熙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ts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