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纷扰,这些寻常,最让人念念不忘
灯火可亲作家这样写道:
后来的云淡风轻,背景都曾有一片片的浮云苍狗吧。
哀痛有时,平静有时。
只有小孩子才总是没顾忌地热烈地当众哭泣。
冬来了,得继续走在路上,得自己哈着气,这暖才靠得住。
还要,静静地待一场雪,心跟着白。
嗯,都是经历。
嗯,这些都是经历,也只有经历这些,更多人的生活才变成了平常生活。
诗人舒丹丹在《火塘边》写到:
温度总是能将人拢在一处
对面屋顶上,雪,纹丝不动
窗玻璃也依旧笼罩着一层雾
在春天到来之前,还有很长时间
烤糍粑煨甜酒的热气里
火,总是轻易就俘获人的记忆
香气开始升腾
嗓音变得软和
瑟缩的身体渐渐打开
父辈们谈起更远的事情
祖父在儿女们的说话声里,陷入鼾声
我,没有往事可忆,就把头
轻轻靠在一个人的肩上
过往的在过往里,现在的,此刻的才是最好的。
很多天的蛰伏,这样的感觉更是深刻。
大年初五,很多人在冬藏,很多事在搁置。很多东西在变质,街道冷清,人群稀少。一家人一家人都在家里了,很多不睦的关系也缓和了,很多陈年旧事被提出来摆摆。这是我们很多人从未经历过的,要经历着,也才懂得,因为这样的懂得,会更加慈悲,每个人的心里会有忐忑不安,会有惶恐,也会有更多的盼头。
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大家心里都清楚,有人选择沉默,有人选择调侃,有人选择告知更多人,当然,我会沉默,我愿每个人心里都有光,这一切可以被驱散,可以被温柔以待。
坐了五天,也像是一天,都是充实的生活,没有网上那么夸张的动作,葛优躺,反反复复地躺,早上,带着读高四的妹妹田野的水泥路上跑步,跑到荷塘边,小走一番就迅速回来,宣传我肯定是最积极的那个,要赶紧和父母普及一下新闻,把家里学生都一一喊了围炉写作业。我也开始了我的作业。这样会更有说服力。
早上, 父亲睡着,等母亲的饭熟。母亲起来晨礼后,从来没有再回去睡觉的习惯。收拾打扫,反正是坐不住的。晨跑回来,也帮忙做饭。母亲说苦了那么多年,只有这次闲了那么久,似乎有些不习惯。母亲站阳台上一喊,父亲便匆匆起来,要是晚上几分钟,耳朵估计会一直烫。越来越像老夫妻,越来越互相喋喋不休地说着,我们习惯了,也愿意这样看着、听着。看她们慢慢变老,看她们互怼互惜。这也是平常生活里的需要,可低岁月漫长。
中午饭后,她们不敢出门,继续作业,我要上街买菜,其实是待得久了,想走走,街上买菜的比卖菜的还多,白菜、茨菰、莴笋、豆腐、番茄、洋芋,一下买了很多,到了一个卖橘子的跟前,我让拿个袋子,他怕橘子卖不完,就自己捡了起来,一下装满了口袋,还说都是熟人,捡的是最好的。我呵呵一笑,给钱走了,生活都不容易,那么冷的天气,或许多买点他也可以早点回家,这是一个敏感的日子,也是一个需要小家幸福的日子。
要走了,转弯处突然看见一个卖苹果的中年妇女。默然矗立在微微的寒风中。全街只有她一个在卖苹果,双手冷得合在一起,头巾戴了一半,一半在面部,一定是没有买到口罩才这样做。手里的东西已经够多了,还是不知不觉就又到了她的面前,问道苹果多少钱一斤。几分钟后她的苹果被我全部买完了。她的眼神不再是刚刚看到的那种冷与寂,而是充满了慈祥与温暖。帮我扎好带子,我等家人来接,她先走了,挑着空的担子,往家的方向走着。孤寂而又坚定的背影,是很多这个年纪的人的背影,也像是母亲的背影。她定会走到春天里去。
晚上,晚饭过后,一家人围炉夜话,挨着挨着坐在烧碳的火边。你一嘴我一舌的,大多的话题离不开疫情。雨果说“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疫情再严重也会过去。一家人说说笑笑,也会各自安慰安慰,能让一家人紧紧挨在一起的也是疫情。它让我们很多人都在感受这平常的生活,让很多人感受着家的重要。
我们都明白,生命拥有比我们想象更大的空间,可以容纳更多不同的东西。所以,不必担心也不用恐慌,渺小的生命终会走出繁华的风景。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过: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这些遭遇,愿更多的人记住一份家的温暖,记住一份平常的可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