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章启:“我听佛这样说过……” 我很想知道这个文中的“我”是谁?为什么对我这样说?他的话值得不值得信?我为什么要相信?这篇文章的内容犹如品名一样,讲的是佛对出家功德的开示。
佛说:“出家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就算是建一座高三十三天的七宝塔也不如出家的功德大,因为塔是会被毁坏的,而出家向佛则不会遭受破坏。就算是医治救助了一百个人的双眼,功德也不如出家大。因为救助只获一世的好处,而出家所得的是慧眼。从此可见,任何一种形式的布施都不如法布施。培养了善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福业。
在这一品中讲到有一个百岁老人叫尸利苾提,听说出家功德无量,打了出家的念头。因为老人年岁已高,亲人邪念滋生对其产生了厌恶的念头,分分都鼓励他出家。老人就高高兴兴的出家了,一路寻找佛陀,结果遇到了舍利弗。老人祈请出家,舍利弗看此人年事已高,钻研佛理,坐禅和帮忙处理事务都不行了,就说:“你回去吧,你的年纪太大,过了时机。”随后老人又求了很多比丘,得到的都是一样的答案,于是他放声大哭,叹言:“我没什么大的过错,为什么不让我出家!”佛出现了。尸利苾提得到了佛陀的应许出家做了比丘,且不需要受舍利弗受过得罪就能修福。
读到此时,我坚信文章的描写是存在的。为什么?
因为,我相信祈求的力量。这股强大的希求力量,包含着信念、恭敬、虔诚,这一切将驱使着我们的梦想成真,而绝对性的因素就是我们是否在祈求的那一刻笃定祈求确实是存在的。
【2】
做了比丘后的尸利苾提精进修法,但因年迈仍遭到年轻的比丘挖苦,他的内心十分痛苦,甚至想一死了之。目犍连用天眼通看到了这一幕,才把他救了上来,带他看种种在轮回中受苦的人们。于是他明白了这个道理,由此正得了阿罗汉果。三则故事复杂错综,说明了尸利苾提为何可以正果。从而也引出了出家的功德,即使年盛之人也是可以得此成就的。
我试图从这些颇有“威胁意味”的故事中寻找特别之处,是否有一种思维方式可以取代惯性的善恶因果之说,而是从另外的层面或者角度来思考因果之间的关系?!这或许是比较难得的一种理解方式。
在此节中对我影响罪深刻的部分是—— 绝望。
绝望中带有生机,即希望,是一切发生的可能性。前提是绝望的处境中,受难者的发心,如发心纯正,必得护佑。就像盛年正果的尸利苾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