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熊自留地想法读书
读书笔记︱《卡夫卡谈话录》: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读书笔记︱《卡夫卡谈话录》: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作者: 星海月浅浅 | 来源:发表于2023-09-27 21:35 被阅读0次

最近在读卡夫卡的作品,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之一,《变形记》、《审判》、《城堡》是他的代表作。

我曾了解过他的相关消息,卡夫卡很多作品都是他死后,由他的朋友马克斯·勃罗德整理出版的。

勃罗德写过卡夫卡的传记,按理作为他的挚友,应该是最清楚卡夫卡的人,写的传记应该是最详尽的。

但有一篇介绍卡夫卡传记的文章,作者比较推崇另外一位作家写的卡夫卡传记,理由是勃罗德擅自删除卡夫卡文章中的某些片段,造成不实。

网上确实很多消息称勃罗德整理的卡夫卡作品,删除了一些信息,并不能表现出卡夫卡真正要表达的意义。我也曾信以为真。

今天,我阅读《卡夫卡谈话录》,这本书是由卡夫卡口述,雅诺施记述。但本书有一篇自序,讲述这本书的历史。

雅诺施曾与卡夫卡相处过一段时间,在相处的日子里,通过日记的方式记下他的言论,以及这些言论产生的大概情况。雅诺施记录在一本灰色的记录本里,称之为“思想库”。

卡夫卡去世后,欣赏卡夫卡的人认为,“思想库”也属于卡夫卡作品的一部分,雅诺施应该要将其整理出版。

1947年雅诺施同意了,将记录交给朋友的妻子打字誊清,一式三份,其中两份寄给其他出版社,一份寄给勃罗德。

不知什么原因,1949年雅诺施才收到勃罗德1947年写的信,信中勃罗德指出其中的一些错误,雅诺施为此写了一封回信感谢,并授权勃罗德可以按照他的意见改动和更正。然而正式出版的书籍,其中删除了很多内容,雅诺施为此也误会过勃罗德。

事实上,雅诺施曾经被监禁过14个月,当时状态不好,他取出记录交给朋友妻子誊清时并没有细看。而因为勃罗德曾经为他的书籍奔走过,他也不好写信质问勃罗德为何删除谈话内容。直到多年以后,雅诺施病重,回到旧居,无意中翻出那份删节段落的原稿,才知道自己冤枉了勃罗德。也使得《卡夫卡谈话录》真正完整面世。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哪怕亲眼看见,虚虚实实,也很难判断。

网上的信息五花八门,出版的传记,不是自传的,也有多个版本,非作者本人的传记,其实都是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下写的。

收集资料,最好使用一手资料,即作者本人亲自写的,二手资料可以参考,应保持适度的怀疑态度,不要全部信以为真,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相关文章

  • 卡夫卡谈《南华经》

    上半年读《卡夫卡谈话录》时,发现卡夫卡对中国古代哲学非常推崇,同时他也觉得很深奥读不懂,《卡夫卡谈话录》里是这样记...

  • 对视一眼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对视一眼

  • 《眼见为实》

    【晨曦录】第28天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当我们怀疑某种事物时,常常会拿这句话来当拒绝的说辞。 ...

  • 卡夫卡谈话录

  • 我是好人还是坏人,还是什么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身边的都

    所以好多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也可能都是给你制造的幻觉

  •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道听:是在道上听到不可信的传闻,途说:是在中途上又向别人传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孔...

  •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先入为主的脑子里就有个定义“新疆不安全”,一直出差也没敢去。 这次约了崔一起去,前后共待了4...

  •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老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可是从校园生活里转变到社会生活中之后,我对这句话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也许是“眼见...

  •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前两天和好友出去浪,火车上和旅途间隙重读高考复读那会入手的柴静的《看见》,顺便打发大把时间。未读完。脑袋突然蹦出一...

  •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今天别的地方同事休息,让我去替半天班,曾经去替过班的同事,就告诉我这个地方屋里空调开的太低,太凉了。环境不好,去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卡夫卡谈话录》: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ak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