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没到正月十五,先给大家出个“灯谜”:并非大展,很多馆都有,每年都更新,但是错过今年这次要再等12年,打一个展览名。
答案就是——生肖展!
生肖展大概是我每年最期待的展览之一了,不管是图片联展还是文物展,都看的津津有味,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以往在各地博物馆参观过的文物的总结再现,也有对当年生肖动物相关博物知识的加深了解。
本文,就结合天津博物馆正在展出的“2019年金猪齐拱福生肖展”与天津自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金猪送瑞——猪年生肖特展”,猪年聊一聊关于猪的那些事。
01 猪的驯化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三字经》
▲ 远古猪化石 天津自然博物馆藏目前所知的我国最早的家猪出自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距今约8000年左右。考古人员对猪骨的食性分析表明这里的猪吃的正是同时被发现的小米,这说明当时在此地居住的先民们已经开始“以粮换肉”,来驯化野猪饲养家猪了。
▲ 野猪到家猪身体比例变化图相较于其他食肉用家畜,饲养家猪可谓是优点多多:易圈养,不用放牧,省地省人力;杂食性,易喂养,对饲料要求低且利用效率高;产粪多,有机肥可用于农田施肥;最重要的是,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为人类提供大量稳定的肉食。
▲ 家猪标本——千斤猪 天津自然博物馆藏02 说文解猪
在古汉字中,关于“猪”的汉字多到可能让你想不到:
豕(shǐ,经过驯化的家猪)、豚(小猪)、豵(zōng,小猪)、豭(jiā,公猪)、豝(bā,母猪)、豨(xī,巨大的野猪)、豜(jiān,大猪)、猪(一种一孔生三根鬣毛的野猪)、彘(zhì,象形字为箭射入了野猪,后泛指一般的猪)等等。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诗经·国风·召南·驺虞》
在古代, 猪是被人们推崇的瑞兽, 在古人看来, 猪是威武、勇猛的象征。因此取名字叫“猪”的人屡见不鲜。如汉高祖刘邦部将陈豨,以及赫赫有名的汉武帝的原名(乳名)就叫“刘彘”,七岁时他的父亲汉景帝才把他的名字改为“刘彻”。
上图从左到右分别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家”字,都是由“宀”与“豕”组成,所谓“陈豕于室,合家而祀”,由此可见猪在古代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无豕不成家,有猪才有家。
不知道现代的牛是不是会表示不服,为何“宀”与“牛”组合就成了“牢”?其实“牢”在古文里多指古代祭祀时用的牺牲,其中牛羊豕各一曰太牢,羊豕各一曰少牢,也都是含有豕的。
03 猪神崇拜
不同于现代生活中深入人心的,猪好吃懒做,蠢笨贪婪的形象,古代传统文化中猪一直被视为驱邪化吉、招财送宝的吉祥形象,甚至更早的先民视猪为神。
▲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 猪纹陶钵 浙江省博物馆藏 (最早猪图腾)成语一龙一猪,比喻同一个起跑线的两个人,长大后却相差悬殊,高下判别极大。但是红山文化时期的古人类却对野猪的勇猛善斗以及顽强的生命力极为推崇,将其尊为神兽,认为猪和龙一样都具有神秘力量,于是便将猪头的造型融入龙的形象,这就诞生了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著名的“玉猪龙”。
▲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黄玉猪龙形珮 天津博物馆藏积光佛母,也称为摩利支天,原为古印度民间崇拜之神,后被佛教吸收为二十诸天之一,将猪作为坐骑或乘坐猪辇是其最大的特点。
▲ 清代 铜鎏金二臂积光佛母像 故宫博物馆藏04 祭祀之猪
与“家”字造字法相似的是,坟冢的“冢”字是对葬猪习俗的形象写照。从西汉开始,衰落于魏晋,以玉猪(也叫玉豚、玉握)陪葬,一般置于逝者手中,他们相信这样会满载财富而去。玉猪以简御繁的模式化玉雕技巧,被形象地称为“汉八刀”。
▲ 汉 玉猪 故宫博物院藏猪圈模型明器也是在汉晋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明器也称“冥器”,是古代为随葬而制造的器物,在“视死如事生”的观念下,多为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器物景观,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 汉 绿釉猪圈 故宫博物院藏在南北朝时期至宋代的随葬品中还有十二辰俑(也称“十二支神俑”),代表地支的十二种动物俑,用于辟邪、保护墓主人安宁。
▲ 唐 十二生肖陶俑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05 民俗的猪
宋元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铸造生肖钱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自1981年开始发行生肖金银币,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开始陆续发行中国特色生肖系列的纪念币。
▲ 古今中外 猪年生肖纪念币在民俗文化中,猪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民间,猪可是有不少的别名,如“黑面郎”、“乌将军”、“乌金”等,更不用说家喻户晓的“天蓬元帅”。唐《朝野佥载》冢记载,洪洲(今江西南昌)“有人畜猪以致富,因号猪为乌金”,猪的形象也作为富贵吉祥的化身被广为传播。
津冀地区春节期间会贴“肥猪拱门”“猪驮聚宝盆”题材的剪纸窗花。
陕西等地区会给孩子制作猪型枕、猪头鞋、猪头帽,寄托着家人对于孩子的美好祝福。
▲ 猪型枕 中国美术馆藏在各地的年画中,猪也是常见的题材之一。
▲ 四川绵竹年画《三猴烫猪》 中国美术馆藏 ▲ 天津杨柳青年画《竹报平安》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藏06 关于猪,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相比较于参观猪相关的历史文物,了解猪相关文化知识,自然博物馆的生肖特展让人更能将猪与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比如,猪用嘴拱土这一习性竟然是防毒面具设计的仿生学原型(怪不得防毒面具像猪嘴),以及猪可以用来搜查毒品、违禁品甚至排雷。
而且在参观自然博物馆的特展前,我真的没想到,原来那些耳熟能详的舌尖美味,中国土著家猪正处在灭种的危险中。金华火腿的原料金华猪,云南烤乳猪的原料滇南小耳猪,回锅肉的原料成华猪的生存状态均为濒危!难道真的是长肉赶不上被吃的速度,被人类吃成濒危动物了吗?!
由于篇幅有限,猪年猪事先说到这里,真的非常希望大家都别错过这12年才有一次展览,走进博物馆的猪年生肖展,多多了解这只会陪伴我们一整年的猪猪。
如果你也有看生肖展,在博物馆看到了有趣的关于猪的文物,以及想要分享更多有关于猪的历史轶事或小知识,欢迎留言到评论区哦!
文字/编辑 : Akane
图片 : 盖水印皆为原创,其余来源网络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申请转载请私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