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第315/365天
今日阅读《学习的本质》
作者:[美]桑贾伊·萨尔马 卢克·约昆图
翻译:吕红丽
第一部分 心理与大脑
第2章 间隔学习法
1.间隔学习法
几天甚至几周学习一个单元要比一次性把所有单元全部学完有效的多。间隔学习法,又称为“间隔重复法”或“间隔练习法”,是一种积极的日常练习,虽然广受赞誉但总受人回避。
间隔学习法对各种知识的学习都有效,对各种学生也都适用。
间隔学习法不仅适用于上至76岁的成年人以至下至几岁的儿童,甚至还适用于婴儿;不仅适用于学术知识的学习,还适用于计划外的偶然学习,甚至还可以用于运动技能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还适用于书本知识与运动技能交叉的领域,如外科手术领域。
间隔效应的影响范围比人类物种的影响范围还要深远的多。哺乳动物似乎也能从间隔效应中受益。令人吃惊的是,相对简单的无脊椎动物也能从间隔效应中受益,例如果蝇,最让人吃惊的,是即使没有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动物,也能从间隔效应中获益,例如:海蛞蝓
2.艾宾浩斯曲线和记忆的两种类型。
德国研究员赫尔曼·艾宾浩斯通过研究,发现重复法可以巩固长时间的记忆,特别是间隔一段时间再重复的效果更佳,他认为间隔效应是保持记忆的关键。
1890年,威廉·詹姆斯回顾了艾宾浩斯的研究后,指出我们的记忆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他称之为“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他的学生,也就是桑代克于1910年给这两个名词重新命名,就是人们现在所熟知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需要间隔多长时间?什么时间开始间隔才最合适?
心理学家给出的建议是:
·如果你想把某件事记一天,就应该间隔一天或更少时间重温、复习;
·如果想把某一件事记一个月或更久,就应间隔几周或者一个月重温、复习;
·如果你想永远记住某件事,重温复习的时间,就应该间隔几个月或者更长时间重温、
复习。
·如果你打算重温一个知识点,但这个知识点你刚学不久,重温时无需费力思考,这就不算间隔学习,反倒更接近于集中学习,然而一旦你对这个知识点有点遗忘,需要努力思考才能想起来,这就是一种有力的暗示,说明你走上了正确的间隔学习之路。
4.交叉间隔学习法。
一种用不同的内容来填补间隔学习时间空白的方法,即交叉间隔学习的方法,它是一种可以同时间隔学习多个主题内容的有效方法。在形成联想记忆的层面上,这种方法还可以让你在适当的情况下,使你正在学习的不同内容相互连接,从而提高整体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5.间隔学习法对常识记忆的重要性
麦吉尔大学的神经科学家韦恩·索辛建立了一个以间隔重复为基础的统一模型——最初的学习事件促使记忆回路中产生新突触,然后间隔学习事件使这些突触趋于稳定,并用这些突触进行编码形成长时记忆。
间隔效应是基础的,与记忆本身密不可分。记忆的时间节奏,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也存在于我们作为学习有机的身体中。
有很多方法可以将间隔学习法强塞进传统的教学日程中,如实施一些一般性的小测验或各种综合考试,可以让学生不断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或许它还能带来其他更高层次的益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