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人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可见,认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同时,认知也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观念等多方面,最终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
1
那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在一次兼职活动中和一个外州市的同学交流时,他给出的一个结论让我顿时很无语。
因为兼职初次相识,彼此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在介绍到我的家乡时,他很诧异的来了一句地域黑的话。
从他的那一句话里我听出了一些背后的深意,但是,我并没有当面揭穿,而是换了一种思维去进行理解。
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却跟别人计较一些无伤大雅的事儿,但是,也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让他知道,他的认知是有缺陷的。
有的时候,由于习惯性的认知差错不但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反而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麻烦。
也许你并不是有意的,甚至是开玩笑的,别人也许也会当真,甚至会打心里就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沟通是一门艺术,交流是一门学问,但是,这其中都会存在着一个认知的问题,认知的深浅很可能就决定你沟通、交流的结果。
没有一种全面系统的认知思维,一味的只是习惯于自己的思维定势、以偏概全,那只会给自己造成越来越多的困扰。
2
去年春节期间,我去赶集时遇上了很奇葩的一幕,就是一个中年妇女总是买什么东西都要提着到处去复称,这看起来真的是让人又好笑又好气。
在很多人看来,你真的有这种必要去浪费时间和精力吗?更何况你买的东西都不是数量多大的。
后来有人就很好奇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她回答说是因为以前在购买花生米时被别人缺斤短两了,所以,总是担心商家会对自己买的东西上动手脚。
其实,这就是一种一概而论的看法,也许自己一次没注意被别人搞了这么一次,就牢记在心变得小心翼翼。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其实是一种墨守陈规的思想,不去寻找真正的问题发生的根源,而是仅凭主观臆断就让自己畏步不前。
认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的,认知更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
古语有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看待事物必须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也要学会与时俱进去更新迭代认知。
那样才会让自己获得蜕变,才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的精彩,也才会让自己的认知变得更加的全面深入。
3
如果一个人只会是大脑发热式的去看待和认为一些人或事,那样真的只会让他慢慢失去价值。
毕竟没有全面、系统、深度认知的人,只会活得很肤浅,活得很浮躁,完全活不出一种价值感。
真正的认知往往是需要深度洞察和思考的,只有充分地收集相关的信息加以分析、推理演绎以后,才能够形成自己的认知。
捕风捉影或者断章取义只会是一种自我敷衍的做法,是永远不可能探寻到事物背后真相的。
习惯性的以偏概全,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做法,最终只会不断招来别人的唾骂和厌恶,甚至成为别人轻视的人。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言论,要学会去捕捉关键的信息,然后进行本质和源头探寻,那样给出的观点才会是比较客观、全面的。
在职场、生活和交际中,认知已经被升华为一种修养,你的一言一行都是你认知的具体体现,都在暴露着你的修养层次。
如果你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当一个人的观点遭到了对方的反对之后,他的第一个念头不是思考对方的观点是否合理,而是本能地反驳,认为对方是不对的,甚至会讽刺、采取人身攻击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立场。
然而当你在接受新的观点时,会自动屏蔽或者抗拒与以往认知不同的观点,以致于新的认知无法进入。
所以,这一种本能的反应也就使得认知很容易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止步不前,为了能够打破这种边界,只有学会不断地进行认知升级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发展变化。
总之,认知的不同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想要让自己能够迈上认知的快车道,那就必须学会强化自己的洞察力、思辨力,让自己变的更加的睿智。
作者:鸿鹄创客队长
注:原创,首发于公众号【鸿鹄创客队长】,已委托维权骑士进行版权保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