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要低估了孩子的“听话”能力

不要低估了孩子的“听话”能力

作者: 慧玲家庭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22-04-01 18:29 被阅读0次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624天早安问候。

如果问父母:“你们是否100%相信你们的孩子?”恐怕很多父母都缺乏给出肯定回答的底气。

但如果问孩子:“你们是否100%相信你们的爸爸妈妈?”我相信每个孩子从内心深处都会给出肯定的回答。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唯一的,他们没有不信赖的理由。

孩子必定会向父母认同,在这一点上毋庸置疑的程度与无法否定血缘关系一样,是铁的事实。

越是小的孩子,越是需要向父母认同。这种认同正是基于信任:我相信爸爸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都是为我好的。

认同有两面,要么认同父母的光明面,要么认同父母的阴暗面。

据很多二胎父母的经验,两个孩子性情相反,有的甚至差异很大,即便是同卵双胞胎,也有类似的情况。

同源孩子性情相反,那必定是他们在认同父母上光暗交错的结果。

他们共同组成了一对完整的父母,好让父母在他们身上看到父母自己的完整模样。

我们平时教育孩子要A,同时也暴露了自己对﹣A的渴望和恐惧,A和﹣A互为明暗面,父母越是针对A喋喋不休,就越会暴露对﹣A的渴望和恐惧。

而孩子又是这个世界上悟性最高的一群人,他们在潜意识层面不但读到了A,还读到了﹣A,所以他们在行动上要么朝A的方向认同,要么朝﹣A的方向认同。于是就产生了听话的孩子和不听话的孩子。

我们把上面说的A和﹣A分别命名为正性认同和负性认同,前者指顺从父母所表达的意志的认同,后者反之。负性认同有一个流行的词足以形容,那就是叛逆。

叛逆是什么?叛逆是一种宣告:我已经长大了,我要做我自己,我和你们(父母)不一样。

负性认同经常被理解为不认同,而不认同其实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认同。叛逆正是以反向形成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认同。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产生正性认同,有的则产生负性认同(叛逆)呢?关键在于父母对待问题的态度以及介入问题的程度。

不久前看到一则关于叛逆的段子:日本一小哥回忆自己的叛逆期时感到一丝窒息。十几岁那年他第一次对老妈破口大骂“臭老婆子”,没想到他妈笑逐颜开,向他爸报喜说“咱家儿子终于成长到了叛逆期,来庆祝一下”。

当晚小哥他妈美滋滋地煮了象征吉祥的红豆饭,还在门口邮筒贴告示说“我家也有叛逆期的儿子了”。

小哥意识到这样下去只会让老妈越来越高兴,于是他所有叛逆的想法都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叛逆期仅一天就宣告夭折。

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叛逆也是需要配合的。

当孩子扬起叛逆的旗帜向父母发出挑衅时,他们期待着父母揍骂一顿的配合,以这种仪式轰轰烈烈地宣告自己的独立。

现实中很多父母也踏踏实实地配合子女上演了一场又一场叛逆的青春年少剧。

而段子中的父母则坚决不配合孩子,他们没有迎合孩子潜意识的期待,而是以一种张扬的姿态去包容孩子的叛逆。

当父母厘清边界,不再咄咄逼孩的时候,孩子就失去了抗衡的对象,找不到叛逆的动力,也就不需要叛逆了。

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没有觉察到,我们会向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当孩子不顺从时,我们就会有愤怒。

但只要问问父辈们或者仔细回忆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小时候也在同样问题上倔强过,同样让我们的父母愤怒过。

有意思的是,我们倔强过后,竟也毫无保留地吸收和习得了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和期待,并转而运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可想而知,我们的孩子在养育他们的下一代时,也必定会将这些所谓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所以,不要低估了孩子的“听话”能力,表面上他们变着法子和父母作对,实际上,他们都在以父母爱他们的方式爱着他们的父母。

相关文章

  • 不要低估了孩子的“听话”能力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624天早安问候。 如果问父母:“你们是否100%相信你们...

  • 不要低估孩子听话的能力

    我给孩子讲绘本,我指着那只身上很多颜色的小怪兽,对他形容到:“这只小怪兽身上有很多颜色,这叫‘五颜六色’。”我见他...

  • 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女儿今年二十岁,大四,她说最后一个学年,学校里的课很少,一个星期才有一节课,她想出来租房子住,这样好在外面找事情做...

  • 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开学以来,接手一重组班级,一个个生面孔告诉自己赶快适应孩子,又要让孩子赶快适应自己。再加上新的教材,要求新的教学模...

  • 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孩子的合作》与《做父母的艺术》等教育书籍的作者认为,父母在考虑给孩子分配家务时,很容易走入的第一个误区就是低估孩...

  • 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作为父母,有时候我们会低估孩子的能力,因为怕麻烦,怕耽误时间,就包办了,这也往往限制了孩子的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

  • 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今天,上了一节试听课。在一开始的时候,觉得这个孩子的能力也就和正常的孩子一样。我问他如何用"右转15度"的效果实现...

  • 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在自己的心目中,10岁的小女儿始终就是个小孩子。尽管平时也注重锻炼她的办事能力,她也常常让我们感到意外与满意。但这...

  •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不要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不要低估身边人的能力。 不要觉得你做的足够好了,因为你还没有看到差距。 不是比较,而是你应...

  • 【日更】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模仿能力

    这还要从婆婆和小姑子的一次吵架说起。 周六那天晚上,婆婆因为小姑子谈对象的事情,两个人在客厅里吵得很凶,当时一岁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低估了孩子的“听话”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na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