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开篇里主要描述了斯佳丽•奥哈拉、及其母亲埃仑俩母女的形象、心理、行为、举止、性格等。总的印象,美国南方蓄奴区,人种、阶级、男女的社会地位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白人比有色人种地位高,尤其有金钱有土地的人比少金钱无土地的人地位高,男人比女人的地位高,不过看不到残酷的剥削与压逼的描写。
女人传统的、最小是表面的给足面子男人,而男人却依赖着宠爱着保护着甚至有点尊重着女人。家长,尤其是女家长一般都教导女孩不要太逞强,要扮得比男孩娇小,甚至弱不禁风,以博得男人的爱怜,最终顺利出嫁。
虽然黑人大多是可以在有钱白人之间互相买卖,但白人庄园主对自己买回来的黑奴相当的爱惜,因为这些黑奴是他们财产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是生产力啊!黑奴活跃在美国南方肥沃广袤的土地上,没有他们就没有美国近代的农业、庄园经济。
而有钱白人间经常、每周都举行烤野肉宴或者舞会,以联络感情、建立婚姻关系,那时高贵的白人家族还流行近亲、主要是表亲通婚呢!那个时代崇尚早婚,女人一到性成熟期,家长就关注女儿的婚事,为其张罗,少女自身也主动到处放电,讲究打扮,典型的例子有:埃仑15岁嫁给了塔拉庄园的主人杰拉尔德•奥哈拉,她的女儿斯佳丽才16岁已经深度介入感情世界,当自己的心上人阿希礼被别的少女捷足先登,就耿耿于怀、愤愤不平,继而激发她的斗志去争抢。
早婚,不,是适龄结婚,是多么顺应自然啊!不满并反抗压抑,这才是人间的正道,不象现代人对异性的缺乏生物学以及社会学意义上的兴趣,对社会、对组织家庭的不负责任,只关心个体的绝对自由!令人类之绵长颇受威胁。
其实美国、美国的南方,大部分的庄园主是欧洲移民或者是欧洲移民的后代,他们都信仰基督教,有教养的庄园家庭,每天入黑后常常看到女主人带着全体家人、包括黑奴和仆人虔诚的跪在厅堂上做晚祈祷,而且认真到几乎每人要轮流诵读祈祷词。
就《飘》所描写的代表人物塔庄的男主人杰拉尔德•奥哈拉,他是多么的热爱自己的农庄,那片盛产优质棉花的红土地啊!不过他同时又多么痛恨与反感反蓄奴的美国北方的工商业社会与那里的“北佬”,多么渴望战争,能有机会可以痛快揍“北佬”一顿。
二百年前美国的医疗卫生同样也是较为落后的,不能与当代同日而语。孩子多有夭折,包括埃仑的三个男孩。不过有钱有文化修养的象埃仑这样的基督徒颇有爱心,常常不辞劳苦为穷人劳碌奔波,关照穷人。
啊!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美国、南方的美利坚联盟、玛格丽特•米切尔笔下的美国!
——读《飘》又感。2021.09.0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