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国学与传统文化】专题第12次话题 -《三国演义》讨论精选集

【国学与传统文化】专题第12次话题 -《三国演义》讨论精选集

作者: 屡空 | 来源:发表于2017-09-26 11:08 被阅读145次

    上周六(9月23日)的【国学与传统文化】专题--“煮酒论“三国”,大家从人物,事件,文化,影响等方面,新老朋友们进行了精彩讨论,现整理精华观点如下:

    一凡有话说

    我觉得《三国演义》,这个文本的亮点中,有两个地方特别吸引我。一个是开篇词,视野之广阔,气魄之宏大,意境之深远,可以说历史跌宕的沧桑变化,和个人命运的起落沉浮,尽在其中。一个是权谋和品德的辩证,可以说这两样东西在书中的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体现,当然越是重要的人物,两者匹配度演绎越是精彩,比如曹操和刘备,几乎是两个极端。从小说描写来说,三国的人物有点“过”了,比如诸葛亮之智,简直神了。也许正是这样,才更有典型性,利于传播。

    飞尔摩斯: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那吕布应该很不错了。

    妙音居

    我喜欢鲁肃(演义里),认同鲁肃的大智若愚。诸葛亮和周瑜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太过外露,不够内敛。鲁肃能够周旋于诸葛和周瑜之间,能够衔接孙刘联盟,这不是靠聪明能办成的。他懂得把聪明让给别人,只求最后的目的,不争个人短长。我欣赏他。

    至于学者们对三国演义的评价,我觉得必须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创作动力来说。说三国演义夸大了刘备的忠和诸葛亮的智,和历史比较的话我认同确实夸张了。但是,作者摆明了是演义,不是正史。以正史的眼光去看待演义,我觉得苛刻了一点。

    鬼鬼书生

    蜀国和吴国后来真的没啥人才了,成都和江东本土其实没几个人才,蜀国和吴国靠的多是中原带过去的人才执掌,他们这一代死后,就没办法了

    流光闲客:

    三国居然就这么被司马懿迂回包抄两下半吃掉了,关羽一死,后面压根没看头。

    李寻欢怼李逍遥

    比较感兴趣的是三国女性的美学价值。与水浒不同,水浒把女性物化,开膛破肚的对象。有种恨在里面。三国更多是“标的物”。从属于“义”这个大概念。有兴趣的是,如果,在一个宏大的视角和文化里面,阴阳对立,女性是祸水或者战功。

    女性要么参政要么走开,我的意思是,没有真实的人。不过呢,我们文化经典的角度,自然会忽略。因为没有。

    在安土重迁时代变迁之后,在面对互联网+的时代里。三国里藏着我们祖先的喜怒哀乐,藏着我们童年少年的七情悲欢。藏着母语里按图索骥的好奇感。“有井水处必歌柳词”。有华文化处必有武圣关羽或白脸奸相。对错负予夕阳一觚。这是同根同源的鲜活话题和集体潜意识所在。

    之辞寡

    三国女性大多贵族,三国的背景和宋代的背景来说,宋女性地位和自主能力更强点。但总是来说,还是男权社会。也要考虑元明演义小说的特点。

    曹操其中有个过失就是偏袒曹植,造成兄弟双方势力削减了。

    不畏浮尘:

    刘备称帝后暴露很多缺点。即使刘备征吴,诸葛亮和赵云都去,也改变不了最终的结局,那时的刘备已经被仇恨彻底激怒,丧失理智了。如果能听进去别人的谏言,就不会草率伐吴了,即便诸葛亮去了,一言不合,也是不会听的,说不定还会让刘备更愤怒。顶多就是能把失败的损失降低一些,但结局是变不了的。

    芒果酱的小屋:

    三国演义树立了诸葛亮的偶像。满足了百姓对人臣的所有幻想。也树立了忠义的典范。以刘备为主首的仁义道德的楷莫,并且定义了什么叫奸。。。

    (主持人: 篇幅有限,部分发言没有整理到,请见谅。话题还可以深入谈,希望下次再聊)

    【国学与传统文化群介绍】

    国学与传统文化群在简书官方的大力支持下,由主编一凡创建。本群汇聚了一批热爱国学,熟悉传统文化的朋友。笃学慎思的研讨精神,高远深广的学术视野,继往开来的博大胸怀,是他们念念不忘的追求。

    研习千年国学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一贯的宗旨与追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欢迎各位朋友参与,一起努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学与传统文化】专题第12次话题 -《三国演义》讨论精选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nd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