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阅读《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被阿德勒关于课题分离的概念深深吸引。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如何辨别这是“谁的课题”呢?
非常简单,就是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以孩子学习为例,不爱学习,不愿意听课,写作业拖拉,甚至逃学等等,这样的状况,其结果最终的承担者责任不是父母,而是孩子。
现实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那父母一定非常的着急,他要采取各种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告诫孩子,甚至会打骂孩子,告诉他要好好学习,不能做这些与学习相悖的事情。
可以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但父母总想做到“要孩子听话”“让孩子好好学习”,实际上是干涉了孩子的课题。
用一句谚语来说,“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所以说,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要做的就是给以恰当的引导,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加上适度的陪伴。
而现实中,太多的家长都是课题错位者,管得太多,适得其反。而且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家长管的太多,潜意识中就是对孩子不信任,不相信他们能管理好自己,时间久了,孩子就真的“如你所愿”,真的做不好学习这件事了。
再一个我正好听了一段课程,说的是从脑神经科学中,学习知识简单说是信息刺激大脑,获得脑神经突触增大形成回路,脑神经之间的递质越多,有多巴胺和肾上腺皮质醇,前者与快乐链接,后者与痛苦链接,如果学习时候总是被训斥被管教,不愉快物质就产生了,时间长了,孩子怎么可能愿意学习呢(这段具体信息有待商榷)
生活中还有很多跟“课题分离”有关,需要我们去不断体会,做好课题分离,让自己做的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