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母的“四妮儿”,到后来的“XX他媳妇儿”、“XX他娘”、“老张太太”,她从来没有做过自己;从躲战乱、逃饥荒,到养家糊口,她的生活只为活着。但在认字、阅读和写作的晚年生活中,姜淑梅活出了自我。
1
2016年1月,
在“华文好书”颁奖典礼上,
姜淑梅的新书《长脖子女人》,
与作家迟子建、画家老树等人的作品,
一起获得了评委会特别奖。
你可能知道迟子建、知道老树,
但没有听说过姜淑梅,
是的,
姜淑梅这个名字出现在文坛,
不过几年的事情。
在这之前,
她只是一个普通、无名到连自己的侄子,
都不知道她叫姜淑梅的老太太,
而在60岁之前,
她更是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文盲。
但从2013年开始,
姜淑梅每年出一本书,
她的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一出版就掀起了热销狂潮,
几个月时间就加印了4次,
还被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南方周末》等媒体做了专题报道。
如今已经出了四本书,
正在准备第五本书的姜淑梅,
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转变,并勉励“姜丝”们:
“不怕起步晚,就怕寿命短,千万不要懒。”
2
1937年出生在山东省巨野县,
18岁结婚嫁人,
23岁跑“盲流”到了黑龙江省安达市,
从经历战乱到逃荒,再到努力谋生,
从生养孩子到服侍老人,再到照看孙子们,
姜淑梅人生中的前六十年就是这样度过的,
虽有说不尽的艰难劳苦,
但总算平静步入晚年,儿孙和睦又孝顺,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
她会像无数老太太一样,
有吃有喝、平平淡淡地度过她人生中最后的时光。
但在60岁那年,
姜淑梅遇到了人生中的一大挫折,
那一年,
她和丈夫一起回山东老家的路上遭遇了车祸,
并在这场车祸中失去了相伴多年的老伴。
此后,
姜淑梅就老想着这事,整天郁郁寡欢。
大女儿张爱玲担心母亲的身心健康,
就想给她找点事做,分散一下注意力,
于是她劝母亲学认字吧,
也好陪小外孙读读故事什么的。
其实,
识文断字是姜淑梅从小的一个梦想,
出身在地主家庭的她,
父亲和哥哥都是文化人,
做了几十年体力活的她,
一直很羡慕能凭脑力挣钱的人,
所以努力地供应六个子女读书。
虽然幼时也念过几天书,
但她的学习很快就被战争终止了,
此后,
姜淑梅再也没有摸过书本,
学过的几个字早就忘干净了,
大半辈子连自己名字也不会写。
3
姜淑梅听从了女儿的建议,
不会拼音,
又不愿太麻烦他人的她,
就自创了一套认字法:
她自编一些生活化的,
简洁、顺口的歌曲、快板等,
让别人帮忙写下来,
她再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认、比着写。
姜奶奶编的认字顺口溜当初,
也有几位邻居要和她一起认字,
但那几位老人学了一阵就觉得太难,意义不大而放弃了,
姜淑梅虽然时断时续,学得很慢,字写的也不好看,
但她一直没放下这事。
随着认字的不断增多,
姜淑梅开始和孙子一起看《格林童话》等书,
后来又拿起了女儿书架上的书,
虽然是连顺带猜的,
但总算能看懂基本内容的。
4
就这样,
在别的老太太跳广场舞、打麻将的时候,
她在认字、看书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
书中故事虽然多,
书中故事虽然多,
但姜淑梅看的不过瘾,
她觉得自己经历过的,那些特殊时期的生活故事更有意思,
而且,
很多年轻人都没听过。
于是,
她有了一个想法,
她来讲故事,
由在绥化学院教写作课程的女儿帮忙写出来。
女儿答应了这事,
但却因为忙碌而一拖再拖。
时间久了,老太太就急了。
为了安抚母亲,
也为了让她有更多的乐趣,
张爱玲就对她说:
“您就自己写呗!”
“我写?我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好!”
姜淑梅从没想过自己能写文章,
“您自己学着写,写不好,慢慢学呗。”
于是,2012年,
75岁的姜淑梅拿起了笔开始学写作。
姜淑梅手稿
她一边回忆一边写,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不会写的字就空着,
等女儿下班回来,
就把错别字、缺少的字,
给她写到小本子上,
等她一笔一画地学会了再填到文章中去。
自从开始写作后,
身边的孩子、电视机上的字幕、路边的广告牌匾、说明书等,
都成为了姜淑梅认字的教材。
写作中的姜奶奶母亲写了几个故事后,
张爱玲就把它们整理出来并放到了自己的博客上,
结果,
那些特殊年代的故事、接地气的语言,
在文友中引起了很大关注,
“老太太写的这么好,你让她继续写”,
朋友们纷纷鼓励道。
在姜淑梅写了一万多字的时候,
由张爱玲的一位朋友推荐,
把文章投给了《读库》。
没想到的是,
不久后姜淑梅就收到了一笔稿费,
为此,
她高兴得一夜没睡好觉:
当了几十年的文盲的她,
竟然靠写作挣到了3000块钱,
更惊喜的是,
马上又有出版社编辑打来电话,
说特别喜欢她的故事和语言风格,
要和她商谈出书的事。
当初,
姜淑梅说自己要开始写文章的时候,
她的弟弟笑得哈哈哈的,
她的儿子更是不看好老娘。
但现在,
竟然有人找她,要给她出书!
她一辈子也没那么兴奋、激动过。
5
要出书的姜淑梅更有劲头了。
她不分昼夜,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写作上,
当时,
她和外孙住一间房,
为了不影响孩子,
她半夜醒了就到客厅写,
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住客厅,
女儿想着她终于能好好休息了,
结果,
凌晨3,4点钟的时候,
张爱玲发现母亲带着台灯到卫生间去写作了。
人生经历太多,年纪又大了,
这代人没了,
那些丰富的故事也就永远地消逝了,
所以,
姜淑梅争分夺秒地急着把心中的故事写出来。
就这样,
靠着一双手、一支笔,
在女儿的指导和帮助下,
姜淑梅用10个月时间,
写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近12万字的《乱时候,穷时候》。
她通过描述自己和家族的经历,
把民国时期、抗战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
那些战乱与贫穷的历史,
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视角,
用简洁、生动、亲切的语言,
真实地呈现了出来。
她写登记结婚、婆媳之间这样的陈年旧事,
写女孩裹小脚、妇女守寡等乡村习俗,
也写日本人进村扫荡、闹饥荒这样的历史事件。
那些在年轻人看来很遥远、陌生的岁月,
其实是我们身边的爷爷奶奶真正的生活经历,
我们也许零星地听过那样的故事,
却没有全面地了解过,
那些岁月里的普通老百姓,
是如何坚韧地度过他们的一生的。
姜淑梅的书中,
没有华丽的诗词语句,
也没什么名人历史典故,
只有简单、朴实的语言,
和老百姓的悲欢故事、人生感悟,
却扣人心弦,让人深思。
写到饥荒时期,
她这样写:
集上的大公鸡和干榆树皮一个价,
都是八角钱一斤,
都买榆树皮,没谁买大公鸡。
买鸡损失大,骨头和鸡毛都不能吃,
榆树皮是干的,可以多吃几天。
到了东北后,
日子好过一点了,
姜淑梅又写道:
大儿子比二儿子大六岁,
因为在山东挨饿,俺四年没来月经。
到东北吃饱了,三个月就来了月经,有了二儿子。
说起当年的劳累和干劲,
她写的更简洁、扎心:
跟儿女讲当年,
他们问俺:“坐月子咋还拼命干?”
俺那时就想:
宁可累死在东北,不能穷死在东北。
快乐的姜奶奶6
此书一出,
就引起了热烈反响,
人们评论她的文章:
“写出了中国人的残忍和善良”,
“让整个中国潸然泪下的小民往事”,
“一部独一无二的平民史”。
对此,
姜淑梅写道:
“过去平平常常的事,
打仗啊、挨饿啊、批斗啊,
现在都成了好故事。
第一本书出来以后,
俺跟辣椒似的,
老了老了还红了。”
红了的姜淑梅给女儿开玩笑道:
“你以后买衣服要考虑一下,
这件衣服能不能陪我到电视台录节目。
如果不能的话,你不要买了。”
可爱的她也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
她出书后问女儿:“你出几本书了?”
“三本。”
“你写了这么多年,才出了三本书啊?”
第一本书加印后,
姜淑梅又问女儿:“你的书加印过吗?”
“从来没有。”
当有人问她和女儿谁写的时,
姜淑梅毫不客气地表示:
“我写得好,因为我经历多,年纪大,人家都愿意看我的。”
同样让姜淑梅得意的是,
80岁的自己还能挣钱,而且是靠写作挣钱:
“我自己会挣钱了!不靠儿女的钱了,心里很舒服!”
以前买东西先问价钱,太贵了就不吃。
现在,
遇见喜欢的东西,
她可以豪气地说:“真好吃,再买点!”
从父母的“四妮儿”,
到后来的“XX他媳妇儿”、“XX他娘”、“老张太太”,
她从来没有做过姜淑梅,
从躲战乱、逃饥荒,到养家糊口,
她的生活只为活着。
但在充实、灿烂的晚年生活中,
姜淑梅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和劲头,
也活出了自我,
活成了独立、自信又快乐的新时代女性。
7
写作,
为姜淑梅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就像她在书中写的那样:
“唱歌、弹琴、写作,
这三样东西都是让俺开心的玩具,
俺最喜欢玩的还是写作。
玩着玩着,天短了;
玩着玩着,有奔头了;
玩着玩着,心里亮堂了。
现在又玩出稿费,玩出书,玩上瘾了,还得接着玩。”
有一次,
姜淑梅的胳膊摔骨折了,
但手术后三天,
她就又拿笔开写了,
女儿劝她多休养几天,
但她坚持要写:
“写东西了就不难受,闲着才难受。”
可是,
自己经历的、听闻的故事总有写完的时候,
等肚子里没货了,
为了继续写作,
姜淑梅就想到了找人“上货”的主意。
除了在东北搜集民间故事,
姜淑梅还要每年回山东一趟,
她走街串巷,到乡下去,
和那些上了年纪的人们聊天,
听他们讲故事,
讲那些年代久远的人和事。
她做得很辛苦,也很认真,
但乐在其中。
姜奶奶到村里搜集故事不仅是写作,
姜淑梅在70岁以后,
还学习电子琴来玩,
在2017年初迎来80大寿之时,
她又有了新梦想:
那就是90岁之前成为画家。
因为这个梦想,
她每天又多了一份画画的的乐趣:
“画得好,我接着画,画不好,我还接着画,一直画。”
姜淑梅的画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吕沐沐”,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