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割掉了毛发,穿上了西装,满嘴的English,洋人就会高看我们,恰恰相反,当一个中国人,西化成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蔑视,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着他们与众不同的文明与精神,他们才会在心里,对我们有真正的尊重。”
这是《觉醒年代》中辜鸿铭说的话,而他本人也恰恰是这样做的。这位学贯中西的清末狂儒,他精通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他有一本书,书名就叫《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还没有买,也没有看过,后续买来看看。
不要以为社会主义苏联倒了,欧美人就会和他们友好相待,看看现在的俄罗斯。
中国和中国人,也不要对欧美国家心存幻想。能清醒地自我认识,认清形势和现状,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考验着一个人的智慧、阅历等等,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也一样。个人的命运和国运联系在一起,相互交织着。有国有家,无国国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靠外界,而是靠我们自己,经济腾飞,文化复兴,国富民强。
看过几集《觉醒时代》,正好看到在电视剧中,辜鸿铭去北大演讲,说了第一段那些话;语出惊人,又振奋人心。他在剧中讲到,中国人受人欣赏与喜欢,是因为具有“温良”的品质,这个观点暂不苟同。“温良”能火也是因为符合当下的价值观,我们确实要对家人、对朋友、对同志温良;但是想想旧社会的历史背景,一个保皇党对你说温良,就好比996是打工人的福报一样。“温良观”,有种类似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理论,是西方殖民者最喜欢看到的观点,所以那时候外国人把他捧的很高。但那时候的形势,是要推翻旧社会的三座大山,是阶级革命,建立一个新中国,而不是“温良”。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但玉本身也是坚毅之物,在唐传奇中,能够让天下第一刺客空空儿败退的正是玉。华夏民族的民族性确实不能用简单的“温良”去概括,否则很容易陷入沾沾自喜于文明却手无缚鸡之力的陷阱。即使在当今新冠病毒全球蔓延、变异、倒灌的第三个年头,人民还要“温良”吗?全球经济低迷,政治混乱,地缘冲突,国家要“温良”吗?
人民有力量,国家有希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