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走过的路:与心灵对话》
M·斯科特·派克(1936-2005),美国著名作家、医学博士、心理治疗大师。
————
物质越来越丰富,心灵却越来越空虚。我们对身体的健康牵肠挂肚,对心理问题却漠然处之。
成长之路充满艰辛,它不是一条平坦的阳关道,而是荒芜沙漠里的一条小径。
我们应当避免简单化的思考、放弃以偏概全的冲动,不要去寻找公式和简单的答案。
人生是一场修行
1、痛苦地成长。
很多外表已成年的人,内心却还是个情绪化的孩子,他们裹着承认的衣服,但心灵仍停留在童年。有很多人拒绝成长,他们不愿意承受成长的痛苦和烦恼,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讨厌谈论变老话题的原因。
成熟不在于你是否西装革履、谈吐文雅,而在于你是否能面对问题和痛苦而不回避。
一个成熟的人一定要经历过许许多多的痛苦,没承受过太多痛苦的人一定不会成熟。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逃避人生的痛苦,你就会患上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会把一切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患得患失。
2、积极的痛苦。
积极的痛苦是人生必须承受的;而消极的痛苦像头疼,比如头痛,应该尽力摆脱。
1)“神经官能性痛苦”,是消极的痛苦,比如你会因孩子离开家而整日坐立不安,一会儿担心会出车祸,一会儿担心会遇到歹徒,甚至因为没有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而感到自责,这种痛苦是无助于心智成熟的,反而还会妨碍它。
2)“存在性痛苦”,是积极的痛苦,比如抄袭相处了十几年的孩子要离开到外地生活,父母会感到寂寞、失落和难过。这些痛苦使我们必须承受的,我们不能为了不承受这样的痛苦,而去阻碍孩子开始自己的人生。
我们在成长中的所作的基本抉择之一,就是必须分辨神经官能性痛苦与存在性痛苦。
如果你确定了自己是在经历神经官能性痛苦,并妨碍了生活,有这种方法行动就可以。
如果你在听演讲时,想要去问问题,但是你又太害羞,害怕被拒绝,或者被人看作傻瓜。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建设,你可以这样问自己:“我这样害羞,什么问题都不敢问,这会改善自己的生活吗?你本应该提问,但害羞让你退了回来。”
于是你告诉自己:“如果你不是那么害羞的话,你会怎么样呢?”答案是走向演讲者,说出自己想问的问题。
接下来我会在心里说:“好的,那么,走向前去,按照那个方式去表现,假戏真做,像你从不害羞那样去行动。”
不害怕不是勇气,它是某种脑损伤;勇气是尽管你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你感觉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