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8日20:23。我觉得记录时间是最真实的瞬间。因为此时,我知道自己处在哪个时刻,生命处在哪个时刻,我要做什么,想去做什么,任想法无限放大,放大,去掉束缚,摆脱掉枷锁。时间让我体会,我是我自己。
这个时间点之前,我看完邓楚涵《未来,仍是少年》中的一篇文章,对于这本书和作者的所感所想在写之前,我想先哔哔一下自己的想法。
对于写文字(我不想叫写作,因为一个人的文字能谈得上作品,是一个时代或是很多个时代对其文字的肯定,其文字本身传递的东西能得到读者的肯定,文字本身也必须承受得住历史的积淀,所以我的文字远远不得称为作品,因为这不是我说了算,我不能自高得说我写的可以称为作品),我一直觉得写出的文字应该是笔触人类最内心的东西,能够刻画出细微的,说不清的人的感觉的东西,真切,赤裸,有深入感可体会,有说不出口的共鸣。
一直以来,我也想写很多东西,看到的事,经历的事,感受到的事,内心的触动,我觉得自己能够抓住那些飘虚的不容易捕捉到的。人的神情,举止,动作,说话的语气,人内心复杂扯不清楚的东西,人性的东西,等等等等。在我目前的知识范围,我最尊崇的作者是鲁迅先生(虽然我没有看完他的所有作品),因为他的文字是从自己的内心中刻出来的。他的文字不会像美文一样展示出文字的优美,他的文字表现得是人性的东西,他就是一个冷静得看客,对周遭得一切充满着热血,对世界充满着期望,但他必须用极其冷静得态度审视周围得世界,让自己得文字不像是柔美的花,而是穿透力很强得光。他的文字没有修饰,文字里的表达挖出了人内心的东西,人内心到底有多少东西,到底有多深,谁也不知道。
对于写文字,我觉得我能写出来,内心希望写出来的东西和写出来的不一致。因为我有太多的顾虑。考试写出来的文章,顾虑要按照模板写,随意的抒发自己的想法登不上大雅之堂,文章要突出一个重点,一个主题,要引经据典,随自己意的写会让老师抓不住写的重点,不知道你云云何意,则不妥。想要写出文章发表,得到读者的肯定,顾虑自己写的到底符不符合大家的看法,会不会受到大家的喜欢,写着写着就失去了自己想要的意味,更揪心。大家喜欢了,觉得背离了自己的内心,没有人赏识了,又觉得碌碌不得志。
太多顾虑,使想写的文字,写出的文字与愿违。
注册简书,开始就想原原本本的写自己想表达的东西,然,在获得关注,获得点赞后,我必须承认没有这么单纯的想法,为赢得阅读量博人眼球是否我也应该去做?越是想做越是纠结,想写的东西纠结要怎么写,写出来的东西偏离了原有的想法。越是纠结,越写不好,越不想写。
所以,我想在我继续写文字之前,我应该整理自己的思绪。
我承认我是个俗人,想通过文字变现,赚钱,谁不想,钱是俗气,和文人的思想没法比,但我不是文人,我是俗人。没有钱不能生活,不能养活自己,不能给父母生活保障。即使还靠着父母的生活费在该在的大学,但这不是还要依靠父母资金的借口。我本就是个俗人,文人的清洁,高尚合不了我,对于钱财的欲望,是我对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欲望,对更舒服的看世界的欲望,对要给父母家人更多更好的欲望,等等等等的欲望。对于文字的追求,我应该承认我不会像文人纯粹,但是我对我想要表达出来的东西,我必须给它们干净的,符合我自己心意的文字。至于是迎合大众赚取利益写出来的,还是迎合自己随自己内心,真正挖掘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写出来的,哪些人喜欢看哪些,我不得而知。至于批评赞扬或是其他其他,我不得而知。反正二者皆是我所需。不将两者混在一起则是我以后写文字不能逾越的底线。
要博取眼球,赚钱,就干脆点。要像鲁迅先生一样,用文字刻出尖锐,深思,人性,……的东西,也干脆点。两者皆要,干脆点。记住一点,不要纠缠。至于此先纠结的会不会被大家不喜欢,被人诟病。谁会这么完美无缺?喜欢欣赏了,我道句欣慰,便此在某某观点,某某认知上是同道中人。
好一二坏一二,真一二假一二。参差百态幸福本源。
……圣洁灵人……?好了。都是人,不是圣人,不是神。
水至清,没有鱼。
2018年8月28日21:51。在重新提起笔,后续准备写上文提到邓楚涵的《未来,仍是少年》随读随感之前,对自己的梳理。在重新提起笔,以后写文字,给自己立的flag。

网友评论
您的话我记心里了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