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小麦回到家,家人喜欢看电视,在不用动脑筋的平淡与欢笑中放逐自己。她为此怀念小时候停电时,一家人聚在一起闲聊谈心的情景。
小麦喜欢读书。读书是她从小养成的嗜好,一天不读书她就怅然若失,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可眼下的小说多是粗制滥造,充斥着过分的欲望,那种喃喃自语的“私小说”,败坏了她的胃口,使她感到其中精神的贫瘠,从中找不到她需要吸收的养料。她收回了期望的视线,而将目光投向了经过历史过滤,而被公认的大部头名著,在她偷偷阅读的时候,却遭到手握时尚杂志的同事的嘲笑,说她过时、老土,跟不上时代。而家中住宅窄小,小麦无法找到安静的读书场所,更没有人与她谈论当代文学和文化的缺失……
丈夫与她越来越不合拍,她感兴趣的丈夫不感兴趣;也许是彼此已经太了解了,两个人也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她所关注的在丈夫那儿得不到共鸣,他对她所谈的内容渐渐心不在焉,她便开始沉默,甚至用我行我素不理睬丈夫,来对付他对她的不理解和轻视。当她读到米兰·昆得拉的那句话“文化正在死去,死于过剩的生产中,文字的浩瀚堆积中,数量的疯狂增长中”时,她才开始醒悟,她所有的迷惘和困惑,都在这儿找到了注解。整个社会到处都充斥着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崇尚流行,追求名牌,人们日益关注自己的钱包和自身的肉体,而对神圣美好的东西不再信任。过快的生活节奏,让人很难再读完厚本的虚构小说,崇高的精神和理想被抛弃。人们像逛街一样,只是随着快速的人流疾走着,很少有人停下来,整理自己灵魂的家园。丈夫做为竞争整体中的一员,又怎能免俗,又怎能关注到喧闹“市声”之下,她的弱小声音,她便原谅了他。
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除了工作,家庭才是你的主战场,你还奢谈什么艺术、文学和自我。小麦了解到,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有些标准的中国人离开电脑,却不会写方块字,人类距离自身的根本越来越远。那种因优雅潇洒的过程化、人性化的和谐,而具有的生命性的东西成为多余,生命变成技术中的一个中介。精神品质,成为超出当代人生存需要的奢侈品,甚至无用品。
小麦想把精力花在孩子身上,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和阅历,帮助孩子成材。可孩子小时候还听她的教导,现在长大了叛逆心理越来越重,变得不再依赖她、需要她,她也只能顺其自然。她突然觉得茫然无措,无所事事。而无所事事是对做为高等动物的人的最大折磨。可她应该做点什么呢?
四
小麦虽然在理论上很明白,但生活中的她依然烦燥忧虑,她觉得再这么庸碌下去,她的一生就完了。在同伴中,她也找不到气味相投、有共同语言者,她异常地孤独。
她渴望抒发自己,偶尔也在激情的驱使下尝试写作。那种时候,是她觉得憋闷难忍,不写点什么就无法呼吸的时候;她在文字的海洋里释放自己,就像放风筝时,在蔚蓝的天空中,放飞自己的心情。可是当她听说,有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创作出宏篇巨作。—那只需要雇佣一个高手打字员,再雇佣几个喜爱文学、具有一定才情的青年,坐在电脑前,根据市场需要,侃出故事,侃出情节,侃出编排,由打字员打出,再由雇主编辑合成……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提速的时代,什么不能速成?
她的信念有些瓦解了,她对于文学的钟情,也开始动摇;无论如何,她一个人的头脑,怎么也比不上几个人一起动脑。除了过去的经典,她不知道什么是现代的经典,她也不知道该崇拜谁;她不知道什么是她生命的盾牌,谁将是她灵魂的主宰?
难道,就像当前的新新人类所说的:“我只崇拜我自己!”
她时常凝视着漆黑的夜空发呆……
她抱着去释放自己,在朋友的灵魂里相互辉映的目的,去朋友家做客。没想到一到朋友家,除了一般的寒喧客套,没有相互间的亲密交谈,反而像是要封闭彼此已隔膜的心灵似的,朋友马上打开电视机。又是娱乐、搞笑节目,这让她如座针毡。她逃也似的告辞出来,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遛哒。她开始怀疑,她是否落伍,是否另类,是否精神上出了什么问题,才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她走着,想着,越想越怕,她不知道自己该归属哪儿,哪儿才是她灵魂的家园。她就这样走着,举目四顾,竟不知身在何处,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焦急之下,她开始狂奔起来……
小说《濒危的小麦》(下)突然,一望无际的田野,呈现在小麦面前。麦浪坦荡地起伏着,麦穗已微微发黄,她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香味,那是蕴含在浆液充盈的麦粒之中,让人心安,让人自在,也让人自尊的香味。无数的麦苗都来欢迎她,拥抱她,安慰她。小麦望着遍地纯朴实在的小麦,呼吸着原始清香的气息,她泪流满面。她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感到陌生孤独,危机四伏;却在这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感到亲切踏实,怡然自得,似乎又像儿时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文字:一夜春风cf
图片:来自博友大沇河的博客,在此表示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