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6308+张娜娜
那三天在路上
久违地在地铁里被挤成沙丁鱼的感觉重现。
久违地在课室里静静聆听汲取养分重温。
久违地在午休时聚餐热烈讨论的声音,似乎依旧萦绕耳旁。
这两天在回味
三天紧锣密鼓的绘本培训虽落下帷幕,回归日常,却时常想起同班同学,料多多的蜗牛,宝藏菜菜,鲜活的朵朵妈,豪放candy……不好意思都是自家组员哈哈。当然还有超有范的心心,超温柔的嗡嗡,超少女的燕燕……
今天第一天交作业
读万卷书书不如行万里路,线上课程听得再多,均抵不过老师的一席落地的专业点评,抵不过老师现场版的个案深度剖析,获益良多。
走近“绘本”细看它的模样,一起来感知我这枚小白对它的收获吧。
在这里我看到了0-3岁的绘本婴儿大画面,3-6岁的绘本幼儿的隐喻画面解读的方法,6-8岁的儿童绘本的文字拆解。
不同年龄段的“绘本”它怀揣不同的表现形式,作为专业的讲师首先要站在绘者的角度深入感悟绘本所要传达的内容,多次复读译者文字,结合图文输出为孩子便于理解的语言,并巧妙设计提问,通过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读让孩子共同感悟绘本的主题内容。
不同年龄段的“绘本”它的线条,它的画面暗藏的玄机阿渡老师一语击中,茅塞顿开,这些阅读指导原则受用整个绘本讲读生涯,期待在往后的实践讲读中修炼成精。
不同年龄段的“绘本”它都有丰富的情绪,声音是演绎的媒介,芳芳老师的声临其境的演绎让我印象深刻,这深厚的功力有待时日慢慢修炼了。
阿渡老师对绘本的技术性解读,芳芳老师对绘本的声音演绎指导,让我印象深刻。还有番茄老师系统介绍了如何开展故事会等等。
三天的培训内容下来有满足也有遗憾,遗憾的时间受限关于绘本相关的培训干货还是少了些,期待以后越办越好。期待跟着微微学院的步伐摸索上路,寻觅到真正适合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遇见更多同频小伙伴,开启多模式的绘本研习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