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007-48班值月生提了个有趣的话题:如果给你们一个机会,再重新自我介绍一下,还会跟去年刚进48班的时候一样吗?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加入007以后,你自己发生了哪些变化?
对我来说,这是个有趣的话题,且碰巧我自己也在想这个事。回顾了一下加入007“不出局”二百多天的历程,不能不承认,尽管我原本并未寄托很大希望,甚至并未用心刻意去寻求成长或发展,这大半年的“7天1篇”写过来,自己却与从前大有不同了。稍微回想一下,颇有些值得书写之处,不免心生欢喜:
1. 我深信“吸引力法则”,且是把加入007“不出局”看成了一个“吸引力法则”的绝佳案例的:当时刚刚辞职没有多久,正好在琢磨今后的生活安排和兴趣走向,恰好堂兄微信来问“加入了一个叫007不出局的写作社群,有没有兴趣?”——于是,“好啊!” 兴致勃勃地找到注册了好几个月一直沉睡的公众号,开始了“写作”。007就是这样终结了我在阅读和写作上的拖延症。
2. 虽然加入一个庞大的社群,以我自己当初的期望,本意也是只想淡泊明志,固守志趣,专心写作就好,按时把作业交了就可以,对社群、班级和小组什么的一直并不怎么热心(相信直至现在,班里其实还有不少战友是保持这样一个心态的,我也很能理解)。然而,不知不觉发现自己性格中的另一面在展现,回头看看,自己参与的班级活动居然还不少:
(1)三月份的时候,应值月生陈美君的邀请,当了两次班级活动的主持人,虽然是因为喜欢美君,不好意思拒绝,活动的主持也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但对我个人而言,却也是前所未有的自我挑战。
(2)六月上旬,班长张宁组织了一次打卡活动,重读《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对生活又开始陷入迷茫的我来说,仿佛来了一针强心剂。对我来说,虽然两年前就订了专栏,这次却是初读而不是重读。我决心哪怕只是为了养成读书写笔记的习惯,也要把这本书通读一遍——为了摆脱电子阅读的困扰,还专门买了纸质书《财富自由之路》,老老实实地一边读,一边画线,再重读,把摘抄和笔记整理到简书上。就这样每天读1-2个章节,在简书上做读书笔记,一直坚持到今天,已经读到第35章了,还没有完成,但收获堪称巨大。真切感觉到了长期以来视而不见的一些道理被重新提点后,忽然在身体里活了过来,印证了自己走过半生所获得的认知和感悟。因为观念的被打开,不知不觉中,对人生的态度也开始变得明朗、轻松、有信心。如开始读书时所说:我要寻找的不是“财富自由之路”,而是“自由之路”。现在真的感受到,我是走在生命的“自由之路”上了。因为有了这些完全属于自己的感受,李笑来的“脏话”事件都没有影响到我这个原本有点“道德洁癖”的人,我竟能摆脱舆论干扰,以积极的态度继续把书一页页读下去。这一切,故当感谢李笑来,也当感谢48班,因为我是在48班遇到了它。
(3)这个月,知复和青梅发起的读书分享会,又恰好切中了我一个兴趣点,于是勇猛地举起了自我挑战的手。一直对读书有兴趣,但如何宏观把握一本书,既系统全面又亮点突出地将它介绍出来,一直是令我发怵的事情。恰好当时读了一本小小的书《一个人最后的清单》,很受感动,于是就尝试着把它分享出来——其实就是写篇读后感,再把它朗读出来而已......因为是自己喜欢的事情,特意用了些心去准备,分享也获得了战友们的点赞,有几位听了以后真的专门去看了这本书。——对我来说,虽然还是初次尝试,获得的却是真实的、让人踏实的成就感,甚至是多年在体制内的工作中很少能获得的成就感。读书和分享,是值得坚持做下去的一件事。
(4)其实,无论是直接参与还是默默旁听,所有的分享会、班级活动,只要有听,都有收获。在一次次的作业雨阅读评议战友文章的过程中,也每每有惊喜赞叹!同时在所有这些活动中,逐渐认识了一些可爱活泼而个性十足的小伙伴。一个群体变得温暖,其实原因很简单:这里开始有了你认识并且觉得亲切的人,有你觉得喜欢的活动,有积极健康而活泼轻松的交流。
3. 在阅读《财富自由之路》领悟到的道理中,值得特别提亮一下的,就是关于“集体成长”的意义,相关的思考写在我的读书笔记(26)里面。当时正好“不出局”修改了规则,取消强制点评而引起热议。我却恰好迎头读到这一章,突然就觉得明白了,为什么会加入一个社群,而社群为什么要求相互点评,意义在哪里。
(1)你为什么要花钱加入一个社群?(所谓:初心是什么?)
是为了找一个热闹的场所,默默地写自己的作业吗?(那不是自己打开日记本或个人PC上的WORD文档去写就好了吗?)——所以,不是。
是因为你希望自己的写作能被人看到,被人欣赏;
同时希望能看到他人的优秀,听到有用的指点,提升自己的写作;是为了让一件本来孤单的事情,变得不那么孤单。
也是为了探索自己在事业和社交上新的可能性——无论你是带着含蓄的期望而来,还是带着做微商、拉团队、圈人脉的“赤裸裸”的目的而来。
或多或少,我们在心里的一个角落,都会期待来自团体的温暖。社会的日益纷繁复杂,却使个人日显孤立无援。心理学的大盛,鸡汤文的风行,社群的兴起,其实都是在迎合、满足甚至过度满足这种孤岛化后的渴求。
如果是这样,“点评”已经是这种写作社群里最低要求的“相互联结”了,相当于站在一个社交聚会里的面对面相互点头示意,开启一个相互聊天、互探志趣以建立进一步社交关系的可能性而已。那么,为什么不呢?如果连看一眼他人的兴趣都没有,又谈何社交?谈何相互联结?
说到这里,其实联想起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发现这还真是个问题,因为我曾经非常吃惊,很长时间不能适应——即使是在小区里,在公司里,太多的人其实都并没有学会主动与每天每天就在身边的邻居、同事对视目光,点头打个招呼。哪怕在走廊上面对面擦肩而过,或在同一电梯里挤着,也是面无表情,眼神空洞,满脸写着“你跟我没有关系”。
可是,明明太多的哲人、大咖、心理导师都在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不,不是这样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你们有关系。
不少人可能会花大价钱去加入这样那样的社群,去与一群远方的人徒步罗布泊或者敦煌,却未必肯在自己所属的班级里多发几句言,在更小的圈子(小组)里多说几句话,或者在作业雨里看一眼自己楼上楼下的文章,提两句意见,或者在电梯里与自己楼上楼下的老邻居聊几句“今天天气不错”。
所以,人际破冰,寻找适合自己的朋友、圈子,是正常的必然的需求。既然加入了这个社群,就好好地参与,利用好它给予的机会。而“人欲取之,必先予之。”学会主动微笑,主动伸手,想必效率会高些,人也会快乐些。
如果真的发现不适合,就选择离开,也并没有什么。
(2)还有一个思考的点,是关于"完美主义"——由热点话题苏相如的《007,被自嗨毁了的地方》引发的一些想法:
近几年才刚刚体会到的东西:人的心理有一个不太好的方面,就是把完美期望加诸他人。曾经我也是这样的人,现在也还是需要不时提醒自己,进行意识的纠偏。
譬如恋爱,一言不合就闹分手似乎是正常合理的,傲娇是个迷人的姿态,却忘记了对方也跟自己一样是年轻人,平凡人,有缺点有错误也有成长和纠正的空间。真正相爱的人,是一起成长的,而不是“你负责满足我的所有需求”。
对公司、对社群,对社交平台,一看到缺陷,看到不符合自己期望的东西,就会失落,失望,抱怨,愤怒,于是要么甩手走人,要么出各种怪语,甚至出言痛骂。却忘记了,公司也好,社群也好,都永远做不到绝对完善,特别是创立初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稚嫩、不成熟,乃至相当大的漏洞或缺陷,只要是在努力,在不断修正、完善,没有停止发布更新版本,就是好的发展方向。
积极的参与,是尽己所长,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如果不能被接受,就努力做好自己。如果发现三观上有了根本性的分歧,就干脆利落选择离开。
想通了这些,忽然就感觉到自己变得平和、通达了许多,待人处事没有从前那么激烈,而是渐渐开始学习“运用自己的元认知去理解他人的想法”,理解和接纳一件事情的不足之处,包括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君子和而不同”。而对集体的参与度,不是变低了,而是更高了。
4. 反省自己,还是有很多做得极其不到位的地方。比如,已经当过两次志愿者(小组长)了,却始终没有真的打起精神来,认真与组员沟通交流,建立链接。除了按部就班地催交和统计作业外,组内很少有交流。虽然大家身处四面八方、各行各业,性别年龄阅历爱好......天差地别,但既然在同一个小组内,以一个更小的圈子,按理本该更亲密,更活跃。这一点,是我自愧不如其他自愿者的地方。总结起来,还是自己没有真正地为小组付出。以后如有机会再当小组长,我会好好考虑这个问题:如何更好地融入一个群体。如何与身边的战友建立更深更广的链接。
圣经里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人生往往如是,只要不放弃前行,走路的过程中,非不迷茫,非无挫折,但行过一段后回头看去,却恍然发现:原来自己苦苦寻找的,皆得遇见了......甚至,整个人生都已经潜移默化地换了一个面貌呢!
忘了说,辞职后经常睡到中午才起的我,这周居然开始早起打卡了......没有强迫,一切自然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