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内心深处】如何看书才会对我们更有用

【内心深处】如何看书才会对我们更有用

作者: 曹白胖 | 来源:发表于2016-10-27 23:43 被阅读0次
【内心深处】如何看书才会对我们更有用

最近看了好多的书,但总觉得在看书上还存在某些问题,于是乎就百度啊度娘啊的找原因,终于在一篇文章里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那么如何有效精读?

1

对书不能一视同仁

市面上的书精粗不同。有的书要深读,有的翻翻即可,对所有书都是同一个态度,说明你根本分不清好坏,只能一句一句啃。

我认为书籍可分四种:

1

启迪智慧型

这类书一般以流传至今的中外经典、名著为主,也就是那些人人都说应该看,但谁也不看的书。由于要思考,要探究,这种书需要有安静的环境认真研究。

2

学习工具型

比如学习PPT、Photoshop等。由于工具的学习经常要边学边练,注重实操,所以一般也得坐下来边读边练习效果更佳。

3

增加经验型

这个比较广泛,比如一本讲述文案怎么写的书,或是一本讲微博怎么运营的书,或是讲自己对于互联网的认知等。

本质上是别人实践或研究的成果写给你看,增长你的见识,提升你的技巧,扩充你的理念,都是从别人那里拿现成的,所以把这类归于“增加经验”,这类书市面上特别多,质量也参差不齐。

4

娱乐休闲型

像一些漫画、小说,工作之余释放压力、打发时间,这类书读起来比较随意,随时拿起随时读都可以。

所以时间该如何分配呢?我建议遵循二八法则。

第三类、第四类书

数量占我平时总读书量的80%,但仅用20%的精力。

第一类、第二类书

数量虽仅有20%,但消耗的时间精力要占到80%。有限的时间要发挥有效的产能。

当然,特别的岗位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分配比例。

2

读书要有意识地输出

说到输出,大家也听说过,而且有很多有名的笔记方法,什么康奈尔笔记法,什么拆书法,什么曼陀罗法……这些方法都可以,关键是你要有意识去输出。

其实,大多数人非常“有意识”,他也知道要输出。

但是痛苦的是不知道自己“该写点什么”?

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一种方法,那就是:“清单输出法”。

举个例子

有一本关于学习的书的目录是这样的,里面谈到了学习的12个问题:

如果你读完之后不知道该输出点什么,OK,你把这12个问题挑8个回答一遍行不行?

大牛洋洋洒洒可以写一篇读后感,你脑海里没有那么多角度,难道根据这样几个问题进行回答输出一点你自己的东西,有那么难吗?

好的输出应该有自己的观点、体验、逻辑、思考,但是没有足够积累的人,开始的时候可以用这种清单式输出来入门。

等你渐渐知识多了,有了自己的框架,阅读的时候,你的脑海里就可以波涛汹涌有好多想写的东西。

然后又有人问如何获得这些清单?

其实很容易:

1)任何知识都有框架。

要去网上搜,因为但凡一本不错的书籍、知乎上高质量的问答都有不错的框架,刚才这个案例就是我现搜的。

2)你也可以问该行业里的前辈和老师,获取他们的经验。

只要能获取一个就可以用很久,再根据自己的实践进行不断动态调整,清单就可以渐渐进化成你知识的框架或逻辑体系。

挖好知识坑,应对碎片化阅读

很多人一提到碎片化阅读,就会把罪过推给手机、微博、微信。

真的如此吗?

难道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我们挤地铁时拿起报纸读一个小豆腐块,或等人的时候随便拿起杂志看个小故事,难道就不是碎片化阅读吗?

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整理、没有体系。

在我看来,一个人想要整理碎片化的信息、知识,核心方法是:先“挖坑”——也就是先知道自己想要哪些知识。

为什么要挖坑呢?

当你在脑海里挖好了各种需要不断填补的“知识坑”,就可以在下意识里于生活中不断收集相应的东西去“填坑”,也就是一个经过思考后整理分类的过程。

以我个人为例

我的电脑里分有“互联网相关”“课程与教学”“口才与表达”等文件夹,每一个里面又是各自的体系,形式各有不同,依据各自的特点而定。

这样有两个好处:

1)碎片化的知识不再零碎,而是经过了整理。

比如,“互联网相关”里有互联网营销常用方法的思维导图,还有一些经典案例;

比如,“口才与表达”里有类似汪涵快速救场的的视频,以及我的总结与分析;

比如,“阅读与写作”里有我用PPT总结出的各种与“写”有关的方法论;

比如,看到李叫兽的“X型文案Y型文案”,我不是看完就算了,而是将其中我学到的精华纳入我的《如何写出好的文案》这个PPT里,与之前已经成型的一些方法连贯起来。

……

其实,这都是分类整理进行“填坑”的过程。

2)最大化地榨取多元化的知识。

举个栗子

怎么读《别告诉我你懂PPT》?

大多数人会想:当然是学PPT啊!边学边练习啊!好的技巧要做笔记啊!

在我还没有用“体系学习法”的时候,我也是如此,而且由于当时我已经有了一定的PPT基础,所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用了不到一天就读完了,感觉收获并不大。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只是挖了一个“PPT坑”。

于是我一直寻觅的都是“PPT技巧”“PPT理念”“PPT操作”等一切与PPT相关的知识,对于PPT之外的东西我全部视而不见。

后来,我又给自己挖了“文案坑”“畅销书坑”“故事坑”。

我发现我读书的角度开始变化了:

这本书销量惊人,据说足足卖出了350万册,在工具类书籍里,这绝对算是个奇迹,怎么做到的?

——因为我的“畅销书坑”,我开始注意一本书的写作手法、图文排版、名人推荐、互动方式……

这本书读起来不累,是因为里面很多场景化的故事写得不错,有代入感,怎么写的呢?

——因为我的“好故事坑”,我开始注意里面案例故事化的写法……

这本书的标题很吸引人,而且作者的其他系列书籍都有这样的特点,怎么起标题的文案呢?

——因为我的“文案坑”,我开始注意标题的套路……

相关文章

  • 【内心深处】如何看书才会对我们更有用

    最近看了好多的书,但总觉得在看书上还存在某些问题,于是乎就百度啊度娘啊的找原因,终于在一篇文章里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 【雪樵闲话--日更152天】不要看书了········

    不要看书了。 看书是没有用的,完全是浪费时间。 看书是为了啥? 是为了学点东西。 如何才算学到了点东西? 你至少得...

  • 看书有用

    我是什么时候觉得看书有用的呢? 想起来,应该是从高中开始就很喜欢看书,那时候多半是看青春小说和杂志,什么情情爱爱的...

  • 我们应该如何看书?

    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 —— 王梓坤 我相信...

  • 2022-01-05

    看书不要只顾着摘抄,要找到核心思想去运用,才叫真正有用,实践才是硬道理,讲什么都是虚的,什么对你有用,对你有用,不...

  •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补水?

    现在正值夏暑,每天要大量喝水。如何正确的补水,才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负荷呢?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水果,来补充我们的...

  • 我们学什么才真正有用?

    文/种花家兔子先生 为了学习写公文,我买了好几本“笔杆子”的书籍;为了写好公众号,我买了一堆写作的书;为了提高专业...

  • 林轩田第一课

    基石包括哲学的形而上学和数学。以后可能会用到这些东西。 什么时候有用? 为什么会有用? 如何使用机器学习? 如何更...

  • 您说,看书有用没?

    晚上和老妈来了个唇枪舌战,最后老妈一句“心动不如行动,我睡觉了”结束这场战争。事情是这样的,双十二期间,我买了七本...

  • 看书,有用,也没用。

    1. 书里的理论多偏概念和抽象文字,没有经历,看不透文字,看过就忘了,所以指导现实的意义,不大。 2. 碎片化的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心深处】如何看书才会对我们更有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bs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