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此书分为四部分,与书中的顺序略有不同,分别介绍主动阅读、阅读的层次、内在及外在阅读和阅读不同读物的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一、阅读的思维背景
主动的阅读。阅读可以是一件主动的事儿,而且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读者想接住多少作者的意念,完全看他在阅读时多主动,以及阅读的技巧如何。
要想练习主动阅读,首先要提出问题:
A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B 作者都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找出主题的想法与论点。
C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是全部道理,还是部分道理?
D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以上是主动阅读的基本问题,尽量找出问题的答案。
其次,主动阅读要学会在书上做笔记:
如果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就要读出书中的言外之意以及写出其言外之意。做笔记可以让你保持清醒,并且思考,写下你的感想。好像你与作者对话一般。
做笔记的方法:
A 画线条
B 对于重点强调部分,加画一条
C 在空白处做星号和其他符号,这个要慎用,在一本书中不能超过十个,可以在此处夹上书签,便于之后的翻阅
D 在空白处编号
E 在空白处记下其他页码,即类似观点
F 将关键字和句子圈出来
G 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可以记下你的问题,或你总结的论点
书本前面的空白页列出基本大纲,书本最后一页用来作为个人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次记下来。
以上笔记的记录方法,累计分为三大类,从目录页记录的结构笔记、主题阅读的概念笔记以及针对一场讨论情景的辩证笔记。不管何种笔记,总归需要不断增加阅读的训练,养成习惯,从实际去做中学习到如何去做的道理。
第二部分 阅读的层次
阅读一共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及主题阅读。
三 、分析阅读
也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就是要咀嚼消化一本书,重在追寻理解。分析阅读一共三个阶段,累计三个阶段中共有十五个阅读规则,如下:
1.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掌握一本书的结构大纲
A、 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要知道自己阅读的是哪一类书籍,可从书名判断,或者根据之前提到的“这本书在谈什么”来判断书籍的分类。如小说类、论说类、实用性还是理论性。
B、 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通过书名或者前言做初步判断,但不能作为绝对标准,需要读者去诠释整理一本书在谈的是什么。
C、 将主要部分按照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中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具体来说,作者将书分为五个部分,即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又分为第一段落、第二段落…,第一段落又分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又分为第一个重点、第二个重点……
这是规则的大概顺序,未必要求读者完全一样。也不用跟着作者的归纳的章节,可自己拟大纲,作者拟大纲可以写一本书,你自己拟大纲可以读懂一本书。
D、 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某件事儿存在吗?是什么样的事儿?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的影响是什么?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什么事儿是对的?等等
2.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E、 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找出举足轻重的单字及确认这些单字使用时的最精确的意义。比如一些特殊强调的字、专门用语或者作者与其他作者争执的某个用语很可能就是关键字所在,并通过上下文的内容去确认此关键字的在文中真正的含义。
F、 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作者沟通的核心是他所下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以及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的理由,这种通常是关键句子。
用读者自己的话来说,是检验你动不动一个句子的主旨的最佳方法。
G、 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构架出来
H、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它没解决的问题
作者:贪吃熊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288b801c20e2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