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糖尿病在全世界的西医眼里,是不治之症,需要终身吃药控制血糖,以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西医西药是如何治疗糖尿病的呢?
西医治疗糖尿病,医生开的第一类药物是磺脲类药物,刺激胰脏β—细胞产生胰岛素,直到把胰岛累到崩溃。
服用一段时间后,它就不起效了。
此时医生只好给患者换用第二类药物,叫双胍类药物,像二甲双胍,降糖灵就属于这类药物。
它是在肝脏起作用,将肝脏里的葡萄糖转换的分子链打断,那么从肝脏里转换的葡萄糖少了,血液里的葡萄糖也就少了。
这类药物的副作用伤肝、伤肾、容易引起乳酸酸中毒和乳酸铜中毒,所以造成很多疾病,像白内障、肾病综合症、肝腹水。
这类药物用一段时间之后,又不起效了。
此时医生只能换第三种药物,叫拜糖平。
拜糖平这种药物是在消化系统起作用。
也就是在消化过程中,把糖的分子链打断,那么消化系统糖少了,在肝脏可以转换的糖也就少了,少了之后,血糖也就下来了,但患者的热量也少了。
这一类药物,只是控制了一下血糖,而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治疗。
它的副作用,是容易使胃粘膜和肠粘膜脱落。
所以,这类药物要求与餐一起服药。此类西药不仅直接伤胃,而且也不能常服,服用一段时间,又不起效了。
这时,医生不得不换成第四种药物,那就是胰岛素。
胰岛素的作用是替代,从这个角度来讲,糖尿病没有什么可怕的,反正你有糖,它就有胰岛素。但是,到底该注射多少胰岛素?能不能算清?当然算不清。
最后血糖还是忽高忽低,即使我们每天都吃一样的饭量,但是,由于患者运动不运动,心情好不好,分泌出来的葡萄糖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血糖还会忽高忽低,照样引起并发症。
这就是西医治疗糖尿病的步骤和方法。
换言之,西医治标不治本,只会控制血糖高低,并不能根治糖尿病,更无法根除糖尿病的致病原因。
因为西医连导致糖尿病的根本原因都不甚清楚。
糖尿病在《黄帝内经》里面就有记载,中医的病名叫消渴症。
中医认为,导致糖尿病的原因如下:
一,先天不足,脏腑柔弱,运化失司,化热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
二,嗜食肥甘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痰湿内蕴,化热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
三,长期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以致化火灼伤肺胃阴津,发为消渴。
四,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耗伤阴津,则肾虚肺燥胃热并见,发为消渴。
五,年老体弱,气阴两虚。
随着年龄的增大,进入老年后,五脏六腑功能衰退,气阴两虚,发为消渴。
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概括起来就一句话:
患者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五脏六腑阴阳失调。
血糖高,只是表面现象。
西医治疗糖尿病,只会控制血糖,属于扬汤止沸。
中医治病求本,中医治疗糖尿病,属于釜底抽薪,标本兼治。
五脏六腑功能恢复,五脏六腑阴阳平衡,血糖自然就会恢复正常,各种不适的症状也会全部消失。
对于糖尿病,必须辨证施治。
朱丹溪的消渴方用于治疗肺热伤津型糖尿病。 肺热伤津型糖尿病,还可以根据病情用玉泉丸、或者白虎汤等加减化裁进行治疗。
对于胃热炽盛型糖尿病,可以用玉女煎、白龙散、防风通圣散等加减化裁进行治疗。
对于肾阴亏虚型糖尿病,可以选用六味地黄丸或者知柏地黄丸等加减化裁进行治疗。
对于阴阳两虚型糖尿病,可以用肾气丸、或者引龙汤等加减化裁进行治疗。
对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可以用二冬汤、张锡纯的玉液汤等加减化裁进行治疗。
对于阴虚化热型糖尿病,可以用麦门冬汤加减化裁进行治疗。
一个年轻美女,因为她的狗患了晚期肺心病和严重哮喘,宠物医院已经放弃治疗了。她通过知乎付费咨询求治于我,狗狗的病很快治愈了。她因此爱上了中医,开始自学中医。
一星期前她给我说,87岁的外婆血压高,一直在吃降压药。半年前查出糖尿病,吃西药治疗还是高。外婆白天动则出虚汗,特别怕热。
通过舌头照片诊断为气阴两虚,然后开了七副中药。
服药一天,血压开始下降。昨天七副中药吃完了,她想让外婆西药减少三分之一。我说明天测一下血糖再定。
今天早上反馈,餐后两小时血糖已经正常,空腹血糖也降低了。她和外婆都非常开心。
她情不自禁称赞:“中药太神奇了!”我纠正她:“不是中药神奇,是中医神奇!”
对于糖尿病,只要望闻问切,分清寒热虚实阴阳表里,再进行辨证施治,是可以根治糖尿病的。
当然,糖尿病一发现,就要立即进行治疗。不要等到病入膏肓了,才想起找中医辨证施治。
病入膏肓了,别说中医治不了,就是神仙也无能为力!
处方就在患者的舌头上,就看医者能不能看得出来、抄得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