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带学生去医院做评估,孩子们很可爱以为来医院就要打针,坐立不安地一直跟旁边的妈妈讲“妈妈,回家,不打针”。我和妈妈在旁边告诉他,不生病不打针,我们是来玩游戏的,你看医生阿姨箱子里是玩具。孩子还在强调“妈妈,不打针”,后来看到真的不是打针才安心地坐下来。大概每个孩子对医院都是有阴影的,或许,来之前对学生告知相关内容学生的接纳度会好一些。
进入正式评估环节 ,医生提出的问题孩子不能理解,旁边的妈妈很着急,一边加入自己的理解给孩子翻译,一边告诉医生怎么描述孩子才能听得懂。但是我在旁边看的也很着急,妈妈的描述中,差点就把答案说出来了,测评题目就像考试题目一样是有严格的考试用语的,医生怎么可以像老师因材施教一样根据孩子的能力改题目呢?
我理解妈妈看着孩子因理解不了语言而回答不出正确答案的着急心情,就像考试中孩子因没读懂应用题而把本来会计算的算式计算不出结果一样,生怕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但读懂题目也是测试的一部分啊。当然,测试不同能力项目的时候医生也会按要求通过不同的方式开展。每个妈妈都很期待孩子会有好的结果,不过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们只能帮助他们成长而不是告诉他们答案。意识到家长在评估室干扰到孩子的测评时,我们决定将家长请出评估室。
第二个评估的孩子是兴奋型,到了评估室就一直蹦蹦跳跳,敲玻璃、捶桌子、像外跑,医生压根儿就没办法进行测试,后来医生把他妈妈喊到评估室,妈妈与医生交流之后,妈妈生气地说:“你在动我就让医生拿指甲剪剪你的脚指甲”,孩子孩子自顾自地乱动。随后,医生喊同事找一个指甲钳来,孩子才稍微安静一点,但还是抑制不住兴奋。这个妈妈倒是没有提示孩子,也没有为孩子回答不出问题着急,因为一直在控制孩子的兴奋。
看到孩子们在这里两个成人还控制不住一个的时候,我又对比了一下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一个班十来个这样的孩子能够聚在一起上课,真是太不容易了!当然这是一个有压力的环境,因为他们要思考要回答问题,所以也给我提了一个醒,在孩子入学开始的时候一定不能给孩子压力,当他们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后,再去发展他们其他的能力,因为如果他们连静坐都不行又何谈教学呢?
我们经常说“有压力就有动力”这里为什么提不要给孩子压力呢?因为我们要意识到这句话中压力与动力的关系,动力是被压力逼出来的。真正让孩子产生动力的是兴趣、志向和信仰,绝不是压力的产物,如果孩子对一件事不感兴趣、没有志向、认为这件事没有意义(信仰),你越是给他压力,他越反抗。所以想办法让孩子感兴趣、能吸引学生是前提,但生活并不是总是轻松愉快的这点也应该让孩子接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