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写元宵节的文章。
距离正月十五闹元宵还有两天。
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元宵又称灯节或上元节, 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 过完元宵年也真正过去了。上班的开始步入正轨,学生也该结束假期重返校园。
像特朗普所说:再过50天,中国就陷入西方媒体和悲观经济学家预测的那样:工厂停工,商店关门,政府停顿,股市无法交易,有钱人拖家带口奔向海外,本地老百姓急于把货币兑换成食物,许多家庭更是在门口张贴标语表达诉求,街上充满着爆炸物残留的火药味,人们大都无所事事,成天酗酒,打牌,儿童成群结队去讨钱……这样经济学中称为过年的现象立刻消失不见,所有人开始为生活奔波欣欣向荣。
Vol.02
贰/
每年快到元宵时,妈都会让我和妹去给姥姥送元宵。虽然现在很常见普通随处可买,也还是每年都差遣我们两个送去。以前,我很不喜欢去姥姥家送元宵送蔬菜送鱼送肉,因为没有通姥姥家的车,我和妹只有骑半个小时自行车才可以送到。
以前,我常常埋怨怎么又让我们送这送那,又不是买不到。妈每次都很生气的斥责我,说我不懂事。
后来,我渐渐懂得了这份情。姥姥自己买是自己买的,而作为女儿外孙女给她买是出于我们的一份孝心。
想在元宵节让她吃上和我们一样的汤圆。
近年姥姥血糖高,买了无糖得汤圆准备明天送去。
不单单是因为一种习俗,更是因为一种情。有点像诸葛亮千里送鹅毛,东西虽不高昂却深情似海。
Vol.03
叁/
说到元宵节,还想到小时候得汤圆。
那个时候都是妈妈自己买来糯米面馅儿料,像黑芝麻花生碎这样的馅儿就自己调制,之后自己手工制作。
我会围在桌子旁伸着脖子想看得更清楚,将馅儿放在圆面片儿中间,两只手怎样交替转换就握成了圆滚滚的汤圆。
不一会儿,汤圆摆满了面板的一侧,之后倒进提前烧好的热水中,浮上水面便可出锅实用。
记忆中吃汤圆是我最不情愿经历的一件事,因为自己家做的没有外面买的好吃,可是后来就算多怀念那原汁原味的味道都没再有机会吃到。
爸妈开始忙了,没时间了,也没兴趣做了,元宵节到了在超市随便买点也就这样过了。
Vol.04
肆/
去年元宵见小侄女手里提着小花灯,很精美还有音乐。
我想起我已经有好多年没碰小花灯了,和父亲撒娇要他给我做小花灯的岁月好像是好久之前的事了。
那时候,父亲会给我做小橘灯,在橘子皮中间固定一小段蜡烛,然后耐心的将橘皮缝起来。那时候,母亲还会牵着我的手去小商店,给我买下面对满墙十几个迥异的小花灯在犹豫比较半天之后,伸出手指指出的那个心怡的小花灯。
那时候会心满意足的提着小花灯满大街的乱跑。
Vol.05
伍/
再后来,我听父亲说起他们的小花灯。
听得我羡慕,他们的爷爷会在元宵节前几天就备好材料,用竹藤扎成灯笼的轮廓,外面糊上一层白纸,四周贴上剪好的大红福字。工程量很大,做工细致精美,算得上当时村里最棒的小花灯
一连做几个分给底下的晚辈们。父亲就和他的兄弟姐妹们提着小花灯满村游行。
岁月悠远,还好回忆可取暖。
原来你曾在年少对着小花灯笑意盎然。
原来是你,笑意盎然。
谐音便是
元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