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看了一段视频,印象深刻。一个自由职业者,拍摄另一个自由职业者如何在泰国生存。我们看到那个泰国的自由职业者,做各种生意,租房、做民宿、帮助人办理手续、提供搬运服务……活得很丰富多彩。
这个视频博主,说她要采访100个人,100个“只工作不上班”的人。那么刚刚说的这个采访,就是她的100个人中的一个了。 我非常喜欢她视频内容整体的感觉。她几乎把我们可能因为好奇想去了解另一个人的方方面面,都采访到了。
我在看视频的时候,觉得很爽,也想有空的时候,再关注她采访的其他人。
同样作为职场领域的创作者,她的身份清晰,分享的主题鲜明,让我从一堆职场领域创作者中间关注到了她。 为什么?她有垂直度。
同样的,还有另一个人也被我关注了。我最近忙着在阳台上学种菜。作为小白的我,很想知道什么菜可以在阳台上种,如何种,需要多长时间收获,中间如何打理,还有什么异常……总之,一系列的问号在我心中盘旋。我查看资料的时候,看到有很多视频分享。不过,有的人就是偶尔种种菜,也认真写了文章,但是我看过就路过,因为看不出下次在她的分享里还会出现同类的内容。但是有一个人,视频几乎天天有,内容几乎都是居家如何种菜什么的,我立马关注了。不仅关注,而且就其中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主动问她。结果她还大清早回复了。于是我判定,她也是有垂直度的人,下次有类似话题,可以到这里来找她。
有垂直度的人,等于在这个大千世界有了一个职业身份。他们知道如何分配精力,什么是主什么是次,知道要链接什么人,发出什么声音。作为我们,看到有垂直度的人,也会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这个人怎么样,未来是否可以合作,该不该关注。
我身边好多朋友问我,我的头像看起来漂亮又专业,是在哪里拍摄的。第一次有人问,我也就回答一下,并没有多想,但几次被人问起,我就好奇,然后明白了,好产品即广告。东西做得好,容易被看到,等于做宣传。我无意中帮助拍摄者做了很多广告,但是非常愿意而且乐意做:好的东西,值得推广。
反过来,如果对于我们来说,要让别人记住我,是不是也要在一个地方深度挖掘才可以? 我身边也有一些人,今天在一个地方打工,明天又开始做手工,后天看到他在微信做一个产品的销售。假如有一天,他加入保险行业,向我推销保险,我哪里会相信他是专业的呢? 当然,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从头来起,但是我们一生的时间毕竟有限,精力也有限。摩西奶奶70岁开始重拾画笔,80成名……但世界上有几个摩西奶奶?
有人说,国内职场上35岁是个尴尬的年龄,因为有些单位可能招聘中限定了最高年龄。其实35岁应该是最好的整理自己的时候。这个时候精力好,人生前半场已经有丰富体验,正好可以回顾来看自己到底在哪里垂直才能不负此生。
想办法聚焦,找到自己的垂直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