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讲个女学霸的故事:
张潇冉,本科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硕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毕业才两年的她就职于纽约的亚洲协会,参与创办亚协第一个中文平台"中美对话"和教育项目"壮志计划",同时也是哈佛公民与社会创新种子社区的核心负责人之一。
却在自身中美交流事业做的风生水起好评如潮时决定辞职回国参与社会创新创业。
朋友感到惊讶,房东也非常意外,老板更是多次找她谈心并挽留。
她却只说:"致力于中美交流是搭一座桥,而从事社会创新则是为通往这座桥铺设一条路。如果社会企业是自己的十年规划,现在在非营利组织继续工作下去,对自己没有太大帮助,多工作一天就是浪费一天。"
她还给家人写了一封寻求支持的长信,信中说:"创业当然有极大可能是失败的,但是尝试本身不会失败。找到能结合理想和现实的属于自己的未来是坐等不来的,要靠实践。"
讲这个故事,并不是想要说明现在的中国创新创业的环境有多吸引海外人才。我只是想说,能无视现世的安稳和他人的不理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且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人真的很酷。
有人说,你要很酷,世界才不会残酷。
可是真的不留一点痕迹的离开优越的家庭环境或工作多年累积的稳定生活,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果断放弃。
有的人考虑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有的人讲究递进的职业规划,还有的人有特别严重的选择障碍,每次做决定都会太过纠结。
但酷的人则会说,或许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但至少我可以不做我不喜欢的事情。
我们经常会在现实的困境和梦想的征途中摇摆不定。不敢承担风险放手去尝试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只会去选择一条符合亲朋好友正常预期的道路,内心却依然期待着能放下眼前的苟且,去往诗和远方。
陈海贤老师在《自我发展心理学》中曾提到过"自我应该思维",它完整的表达是:既然别人觉得那样做是对的,那我就应该那样做。既然别人期待我这样,那我就应该像别人期待的这样。这就是经常限制我们自身发展提升的错误心理机制。
我们常常想要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但这个更好的标准来自哪里。它来自我们的内心,还是来自外在的设定?
许多出国留学后回归祖国的学生,从海归变成海待,留学的经历除了写入简历外并没有带给他们人生太多的积极能量,而有些挣扎着想留在国外工作定居的留学生,也根本不清楚究竟自己为什么要努力留下,一些人是觉得已不适应回国面对激烈竞争的压力,另一些仅仅是为了满足家长们面子的期待而已。
发现自己的内心很难,顺从内心的期盼有所作为则更难。
看看我们身边那些努力的人吧,他们的内心里有自己真正想实现的目标,他们并不关心自己到底是否努力这件事。他们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事情本身上,他们只想把事情做成。这时候,努力是一种自主自发的状态,这才是真正酷的人,应该有的状态。
人生最有意义的部分,就是遵从自己内心而做出的选择,不管最后的结局是成功或者失败,努力去尝试,才会找到实现的途径。
想象一下自己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后悔没做什么,希望看到什么,今天就立即着手去做,因为生活不在别处。
网友评论